這是一個嚴酷的世界,孩子們麵臨著激烈的競爭。每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贏,但怎樣才算贏,很多人卻並不清楚。
龜兔賽跑,如果比速度,自然兔子領先,但如果比耐力,就很難說了。比賽的場地,是山地,還是沼澤,還是水中,結局都會截然兩樣。孩子們的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生的競賽充滿著不可掌控的因素,因而,人生的輸贏不到最後落幕的那一刻,是無法知曉的,對孩子來說,什麼是真正的幸福,隻有在未來很久以後才能判斷。
一個家長給我寫信說:“在中國,平凡的孩子是得不到善待的。學校要求的是分數、紀律、尖子,沒有考慮孩子內心的需求與渴望。平凡的孩子注定要在學校經過沒有尊嚴的洗禮。而經過這種洗禮之後,孩子們又會拿這種態度對待同學和社會。”這是一種多麼可怕的摧殘。
學校是什麼?學校是一部機器,是批量製造人力資源的行業,其規模化生產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個泯滅個性的地方。而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一個都獨一無二,都有著各自的生命旅程。當老人們回憶人生的時候,那些豐富多彩的經曆,誰和誰會完全相同呢?世界是如此廣闊,人生充滿無窮的可
能性,對於未來,你隻能期盼,不可預測,更不可能去精確設計。既然如此,我們又有什麼必要按照某種統一的標準去塑造孩子呢?
標準從來不是死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標準,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牛人,隨波逐流很容易失去自己,當你按照流行的標準把孩子培養出來時,也許標準已經變了,你的孩子也就過時。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走自己的路的人。
何況,我們通常所謂的成功,隻是一種功利性的成功,是職位高低、財富多寡這類能夠數字化的東西,成功與否外人一目了然。但內心的愉悅和寧靜,卻隻許多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是在孩子終於獲得某個勝利時戛然而止。這個勝利通常是獲得某項比賽大獎,或者進入某個著名學府,或者得到著名人物的青睞。這就像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終於嫁給了王子,故事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但是以後呢?以後是漫長的一生!戴安娜當年嫁給查爾斯的時候,也是像灰姑娘變成王後一樣輝煌,讓人羨慕。但是最後的結局呢?戴妃死了,王子又娶了老情人。
任何浪漫和美妙都擋不住時間的侵蝕,家長處心積慮,孤注一擲,不惜犧牲孩子童年的歡樂而換來的所謂成功,其實隻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一個人,一輩子要經曆太多的事,在瞬間的成功之後,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瑣碎的人生,由你自己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