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白蓮教宗(1 / 2)

金陵街上,此時的靈兒正氣鼓鼓的坐在茶攤裏,眼睛死死的盯著前方的碎玉軒。她手裏攥著茶碗,可能是太用力血液不流通的緣故,手指發白。

“怎麼還沒有動靜?”靈兒氣惱的說道,手一揚,將茶一飲而盡。“老板,再上壺茶。”

茶攤老板偷偷的瞄了靈兒一眼,假裝沒有聽見。

“喂,老板,上茶!”靈兒大聲的說道。

“可是,可是,小姐,你已經喝了七壺了。”老板怯懦的說道。

“怎麼,怕我給不了錢麼?”靈兒眯著眼睛說道,說完,便掏出了十兩銀子,拍在了桌子上。

見到此狀,老板無奈的歎了口氣,轉身又泡了一壺,準備給靈兒端上去。而就當老板端著茶壺走來的時候,他下意識的朝著碎玉軒看了一眼,遠處,林非和徐梓桐二人正疾步走來。

“哎,小姐,他們來了。”就仿佛是見到救星似的,老板指著二人說道。

聽到老板的聲音,靈兒循著老板手指所指方向,定睛一看,果然是他二人。看著二人從碎玉軒出來,靈兒心中稍安。可是想到二人不管自己衝到碎玉軒的那一幕,她頓時又氣惱無比,幹脆轉過身去,背對二人,獨自生悶氣。

剛剛林非摔跤的一幕嚇得徐梓桐心驚肉跳,再加上那不住流淌的鮮血,讓徐梓桐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待二人到達茶攤之後,徐梓桐坐下,喝了口茶,壓一壓驚。

“靈兒,我們回來了。”總算是從碎玉軒平安的出來了,徐梓桐心中稍安,看了看背對著自己的靈兒,主動和她打了聲招呼。

可是,靈兒好像是沒聽到似的,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應。

“靈兒?”徐梓桐對於靈兒這種一直沉默的反應甚是奇怪,倒是林非率先看出了端倪。

“老伯,你過來一下。”林非從椅子上站起,將這賣茶的老伯拉倒了一旁。“老伯,她是不是生氣了?”林非悄聲問道。

“當然,她已經喝了我七壺茶水了。”賣茶的老伯愁眉苦臉的說道。賣茶的都希望自己的茶多賣出些,但是前提是正常人喝茶,而眼見這位姑娘,一看就不是平常人家的子女,若是水喝多了給人家撐壞了,那豈不是吃不了兜著走?

“哎,我說這位客官,你趕緊勸勸吧,小老兒我沒什麼大能耐,一大家子都靠著這茶攤度日呢,若是這小姐真的喝出什麼閃失來,就是把我全家老小都賣了也賠不起啊。”

林非聽聞這茶攤老板的話,又看了看放在桌上的七個茶壺,心中也是頗為的無奈。於是,他悄悄的走到了徐梓桐的旁邊,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她,徐梓桐聽完,也是頗為無語。

該辦的事情都以辦完,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在事情沒有敗露之前將碎玉軒的訊息告訴徐鬆齡,林非分得出輕重緩急,向徐梓桐交代幾句之後,便離開了茶攤,急忙朝著徐府趕去,而勸慰靈兒的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徐梓桐的頭上。

徐府。

此時的徐鬆齡剛剛用完了午飯,正在房間裏邊打著盹。林非來了徐府後,茶水都沒顧忌喝一口,便徑直來書房等他。

“林公子,究竟有何事這麼急。”徐鬆齡剛剛進屋,劈頭就問。

“當然是個好消息,我想,我發現了一個徐大人做夢都想要的線索。”林非看著徐鬆齡說道。

“哦?什麼線索?”徐鬆齡急忙問道。以他對林非的了解,此人雖然平日裏看起來頗為玩世不恭,但是在大事和要事上從來不含糊,他這次既然說發現了重要的線索,那麼他所謂的線索,一定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徐大人,你看看這個。”林非起身,將從碎玉軒頭來的小冊子放在了桌子上。徐鬆齡很是奇怪的看了林非一眼,伸手拿起,定睛一看,上麵赫然寫著《白蓮宗》三個大字。翻過首頁而觀,書內詳細記錄了《金鎖洪陽大策》、《玄娘聖母經》、《鎮國定世三陽曆》、《彌勒頌》和《應劫經》等相關白蓮宗經卷。

白蓮宗,又名白蓮教,起源於唐初,總會設於金陵城,是一個唐初便存在的組織,因最初的教徒“謹蔥乳,不殺不飲酒”而得名。起初的白蓮教懲惡揚善,上為皇家祝福祈壽,下為地方主辦佛事,以“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為號召,得到了唐廷的首肯和支持,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大唐,由白蓮道人組成的堂庵遍布南北各地,聚徒多者千百,少者數十,規模甚大。逐漸形成一大批有家室的職業教徒,百姓稱之為白蓮道人。而在大唐中期,日益膨脹的白蓮教會分裂,一部分正義之士紛紛脫離白蓮,而另一部分,則演變成了與官府對抗的邪教。到了趙然這一代,出於唐廷內部爭權的需要,唐廷內部官員便開始與白蓮教內外勾結,此後因勢力擴張,許多地方的白蓮教組織便開始對官府抱敵對態度,外加其信徒多為下層群眾,其交易蠱惑人心,逐漸形成了一支有利於大唐編製以外的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