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經兩年多的醞釀構思和創作,當在電腦鍵盤上敲下最後一個字時,梅山長長地籲了一口氣!一年時間的上傳,終於完本!
說實話,對於自己這部處·女之作,生平的第一篇長篇小說,梅山自感不足。由於文采知識的欠缺、寫作經驗還有駕奴情節走向的缺失,這部《一龍戲九鳳》有很多不盡如意的地方。比如:故事脈絡過於單一,情節過於呆板。但正是上述原因,梅山認為,自己已經盡力了。。。
曾經,網上有很多朋友問我:你當初創作這部政治意識很強烈的小說的初衷是什麼?在這裏,梅山不妨也和廣大喜歡梅山作品的朋友分享分享這個問題。在分享這個問題之前,梅山先和朋友們分享一下梅山對中國曆來的治國方略和處世之道的見解。。。
中庸平和,上善若水。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承和民族的底蘊,是我們民族千百年形成有異於西方文明的文化,與西方文明張揚的個性迥然不同,西方民族的特性是張揚,富於探險冒險精神。崇尚武力,不拘泥於家園故土,滿世界開拓殖民地。而我們的民族則是熱衷於守土,對於自封的堂堂天朝以外的土地沒有欲求,視國土以外的土地我們的老祖先稱之為蠻夷番邦。也正是這個原因,自晚清以來,坐視大片國土喪失。當然,當時國力不濟也是主要原因。
如果僅僅因為是這些就可以作為喪失國土的話,就太勉為其難了。其實說白了,我認為問題恰恰就出現在我們民族奉行的【中庸平和,上善若水】。這些對於朋友來說沒錯,和朋友的確是以仁義相交,可對於狼子野心的侵略者,這些就不合適了。對虎視眈眈的列強溫文爾雅,百般忍讓隻能是列強的步步緊逼,得寸進尺。翻開中華近代史看看,明清時包括外蒙、北至北冰洋,西至哈薩克斯坦東至琉球列島,南至越南。現在在誰手裏。老祖宗的有容乃大,海納百川現在就剩下了自視為堂堂正正的天國正邦。昔日的大中華圈,眾星捧月的屬國附地卻對昔日的天朝虎視眈眈。
我們民族太多陰柔,缺少陽剛,缺少進取開拓的精氣神。氣勢和霸氣,缺乏對土地的欲求。相對於西方世界滿世界建立殖民地,我們的先輩卻閉關鎖國,沉醉於飄渺虛無的泱泱天朝夢中。缺少狼的特性;狼走千裏吃肉的氣概。翻開我們民族的曆史,就是一部受盡外族欺淩的斑斑血淚史。老祖宗的處世哲學在體現了民族的優良傳統的同時,也把民族的棱角磨的慵懶圓滑,沒有了民族的霸氣和血性。
這也從自夏商以來直至抗戰,無一例外的是我們的先賢總是在自己的土地上進行反侵略戰爭。總是在外夷的侵略下苦苦抵抗,戰火總是在我們的土地上燃燒。雖然侵略者最後總是失敗,也付出相應的代價,可是相較被侵略的一方,那就不值一提了。傷害最深的總是被侵略者。遠古如此,近代更是如此,看看抗日戰爭吧,我們的民族付出了幾千萬人的生命和難以估量的財產、社會、精神損失。
所以,對於狼子野心的敵人,我們民族的態度隻能是狼的氣概,狼的凶狠。那就是;亮劍。現在我們的國家的實力發展起來了,國力日益強大。這也令別有用心的某國和令我們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蒙受奇恥大辱的一衣帶水的鄰國惴惴不安。大肆鼓噪******,對我國日益現代化的國防力量耿耿於懷,如鯁在喉。這不難理解,作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始作俑者,看著曾經羸弱的國家日趨強勢。心情複雜可以理解,因為再次端著刺刀來中華肆虐的日子不複存在了。
所以,其實咱們怎麼提升軍力,如何增強國防大可不必半遮半掩,不必半抱琵琶猶遮麵。就是大大方方發展軍力,不用在乎誰說什麼。因為隨著國力軍力的逐步增強,那些心懷不軌的家夥想侵害中華利益的代價就得大大增加,在涉及咱們利益的時就得掂量掂量。我們的國家就是要發出強勢的聲音,多些鷹派,少些鴿·派。咱們國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和平發展的口號喊了幾十年,甚至對南疆的某些占領我島嶼的國家忍辱負重了幾十年。太多的柔和寬容沒有換來理解尊重,隻換來得寸進尺。中國危險論的帽子也戴了幾十年,幾十年來中國的和平發展的戰略沒有換來理解尊重,中國這麼多年沒有威脅到誰,卻屢屢被威脅挑釁。是該作出實質的動作了,而不是僅僅口頭上的抗議和交涉。民族的自信心也該適時激發,強勢而務實的立場也該顯示了,必要時不惜亮劍。
梅山認為,一個國家無論如何富裕,如果民族沒有狼的精神,狼的氣概。隻知道溫文爾雅地對付不懷好意的挑釁,最終的結局隻能是被迫在自己的國土上再次付出慘重的代價反侵略。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為什麼不改改民族和國家的性格?向西方大國動不動就對某一個國家和組織進行先發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