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南京六作家的日常生活(1 / 3)

在南京,選擇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朱蘇進、葉兆言、韓東、蘇童、魯羊和朱文做這個關於日常生活的采訪,也許隻是出於偶然,隻是出於我對這個話題的興趣,似乎我想通過一些日常而瑣碎的問題,想獲得一些關於他們──這六位引起很多人關注的作家的有趣而實在的答案?當我最後整理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在想,人和人,代和代,其實並不如想象的那樣充滿分裂,觀念也不能決定生活方式,總的來說,他們是相似的,都熱愛並且生活在南京,當然,他們也各有差異……

一:你平時的口味,偏愛哪類食物,特殊愛好?喜歡在哪吃飯,自己是不是下廚?喜歡喝什麼?

朱蘇進外表嚴肅的他說喜歡吃零食,特別是讀書、讀閑書時。在家裏,午飯似

乎配屬於工作,晚飯才配屬給生活。在外吃飯不多,要是吃就是公家請客,老不在外

頭吃,就有點想,吃多了又有點煩。最好是和朋友們一塊吃請。母親做飯,朱蘇進說自己有時不得不下下廚房。喝茶多,“軍人與百姓們的腸胃並無不同”。

葉兆言對吃抱寬容態度,沒偏愛隻要好吃。自己難得下廚,有段時間能炒幾個菜。不喝酒,沒什麼一定要吃的,生活很簡單,不強求,中午吃盒飯,孩子上學,愛人上班。一天工作是重點,在上午寫作,每天四、五個小時,和父親、祖父每天要坐在寫字台前一樣,都成為一種習慣了。

韓東什麼好吃的都吃,生活上不仔細,鍾意大閘蟹。午飯吃工作室附近的盒飯,母親做晚飯,做什麼吃什麼,自己很多年不做飯了。反正家裏沒保姆,沒鍾點工,沒家教。喝茶分得清好壞,啤酒能喝,小時父親喝白酒時也跟著沾一點,現在喝多了還是會臉紅。82年起抽煙,已經戒了二十幾次,最近大半年不抽了。

稍微有些發福的蘇童凡美食都愛吃,一般是妻子做什麼吃什麼。在外吃飯較多。自己不下廚,一直吃家鄉菜。喝茶從早喝到晚,屬“牛飲”風格。喝酒看心情,有時幾盅有時不沾。

不太出來活動的魯羊覺得吃到嘴裏愛吃的都行,喜歡極甜的甜品,像棗子、赤豆之類,曾因低血糖暈倒,覺得吃甜的能治頭痛。不愛吃餐桌上菜後的甜品。喝茶已上癮,朋友常送來好茶。87年開始工作酗酒太多,胃受不了,90年換茶,煙一直不斷。有錢和女人時,吃飯較正常,一般較次,隨便,盒飯之類。

朱文長得像運動健將的他說自己愛吃辣,不吃甜,甜食對他就像藥。每天都需要吃肉,自己能做回鍋肉。有心情就下廚,但不常做,怕麻煩。有時用下廚房來調節一下腦力勞動。喝果汁和玫瑰紅茶,喝酒感不到快樂,曾經醉過,吐過,但不說醉話。在家裏樓下的為農民工開的小飯店吃飯較多,因家住城鄉結合部。自己的口味也是重油重鹽農民口味。

二:在哪招待朋友,用何種方式聯絡感情,還寫信嗎,收藏什麼?在家中主要生活習慣,看電視或看哪些報紙,關注怎樣的信息?

葉兆言很少招待朋友,因為人內向,朋友不是很多,社會活動也少,一般拒絕。真正的朋友靠心靈感應,用作品聯絡,作品是寫給朋友看的。不煲電話粥,無事不打電話。就喜歡讀書和收藏書,收藏有用的書,什麼方麵的都有,各時期不同版本的。睡前看看電視,和休息是一體的,寄來的報紙看看,不一定是看什麼。“一定”這個詞不喜歡,與以前比更平靜了。對寫作者來說,老實坐在那,就是堅持。這和生活在南京有關,與外麵氛圍有關,作品中沒有激情是不對的,僅有激情也是不對的。主張“反高潮,高潮一旦來臨,就結束了。”

韓東偶爾寫信,外地朋友會用單位電話打長途過來,打電話隻是習慣,密切朋友三天兩頭會用電話解釋現狀。對朋友總是招待不周,條件有限,會一起去小飯館吃飯。工作室不太有朋友來,成天呆在房間裏,來朋友就是去外麵散心的機會。晚上總是在外麵。收藏一些信件,也是習慣,所有東西都過眼煙雲。電視幾乎不看,看當天報紙,各地寄來的報刊,不喜歡看社會新聞,關心飛碟、野人等超常神秘的消息,以及生命的隱秘,電視中的DISCOVER頻道那種。

蘇童熟人在家招待,稀客在外上飯館。很少寫信了。與外界聯係主要通過電話。小時候收藏過煙標,現在什麼也沒有了。在家中說話比做事多,但廚房油膩是我清除,還有一些體力活和所有髒的家務活。看電視主要集中在中央台一套、五套,主要看新聞和體育節目。看的報紙除本地晚報還有:《上海譯報》《環球時報》《足球》等。關注信息主要在社會新聞、國際時事、體育。

魯羊沒有任何打算,沒有未來,想到的未來會破滅。基本不聯絡朋友。會收藏朋友送的任何小東西,有紀念價值。每次搬家最想扔的是自己,最煩自己。87年從北京回來,有過7、8次搬家。住的地方沒有電視,壞了。常常一個人彈琴(古琴),放CD聽,關注戰爭新聞和災難。不訂報紙,偶然揀舊報紙看。

朱文因為家住得遠,朋友們不肯到家裏來。用電話聯絡,寫信很少,一般不回信,有的朋友隔一段時間會通很長的電話。沒有收藏,不喜歡房間裏有很多興奮點,也不願像老鼠一樣慢慢往家裏拖東西。住的地方就很單調,像個大工作間。很少看電視,一般就是足球,體育節目,拳擊之類。關注國內新聞,在家到七點打開電視看一下,在外就無所謂。常翻翻贈閱報刊,雜看。

朱蘇進方便的話,在外麵請朋友喝茶吃飯。不會聯絡感情,感情也不依靠聯絡。電話──就是電話。為回避直接交談,就寫信。幾乎沒有什麼收藏。讀了一半的書是有意思的,似有似無的東西最可留戀。在家中睡懶覺,讀閑書。說話少做事也少。看電視:一是紀實的片子,二是體育節目,三是動物世界。幾乎不看報紙,如果手頭上正好有一張,就看,哪一天的不重要。喜歡奇怪而意外的信息。

三:您注意鍛煉身體麼?做什麼樣的事對你是休息?用何種方式度假?怎樣過節?怎樣看待母親和孩子,你能記得他們的生日嗎?自己的生日過嗎?

韓東對身體的運動一直注重,有一陣每天下午在中山陵跑步。步行過好幾年,每天二小時,還有靜坐。午夜過後睡覺,下午寫作。愛在每星期天的電視裏看拳擊,對VCD沒熱情,覺得多看了會愚蠢。工作就意味著玩和休息,喜歡到別的城市去,會吃得香,睡得著,不經常外出,主要是和誰去,到哪裏去。過節不重要,一個人也不會自憐,喜歡節日和看電影的氣氛,因為無聊會去看一場。記得住母親的生日,和她感情很深。

蘇童對鍛煉注意卻缺乏毅力,現在遊泳,天熱時兩天一次,天冷一周兩次。電視裏的體育節目占據了大量時間,看別人運動權當自己運動了。看盜版VCD是我的休息。不用上班,就等於天天度假,有時利用假期帶孩子出門,一家人去過北京、上海、香港。家裏隻過春節,也就是暴吃一陣,大家都一樣。當然記得母親和孩子的生日,盡管母親已去世八年。自己的生日是在“小年夜”,所以家裏人都記得,每年小年夜都吃一碗麵。

魯羊讀書時專業運動,業餘讀書,喜歡遊泳。自己看心情隨意放假,緊張和放鬆沒有人為的痕跡,不有意,順其自然,會找特定的人聊天。一直處在緊張狀態,真正正常寫作是最放鬆的時刻。有時為了他人而關注過節。記得母親的生日,喜歡在過節時跟孩子過,離婚後,和九歲的女兒不常見麵,早熟的孩子很善解人意,某些品性比大人強,會為大人著想。自己的生日忘記時,母親會打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