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8章 努力做事,別讓借口滋生(1 / 2)

熱衷於尋找借口的人,喜歡躺在自家舒適的大床上抱怨各種各樣的人或事,卻忘記了,鑽石可能就埋在自家的後院,隻是借口讓他喪失了尋找鑽石的能力。找借口的人做事情奉行“點到為止”的原則,不會本著責任心把事情推進到底。他們習慣用自己一半的力量把事情完成一半,而不願多付出些力量,把事情做到徹底。而實際上,把事情做徹底是杜絕借口的最好方法。

習慣找借口的人奉行“差不多”的原則,他們認為“差不多”就可以了,從不進一步考慮如何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這個偷懶的做法實際上並不“經濟劃算”,因為如果把一件事情完成90%需要一個人付出一個月的時間,利用這一個月的積累,很容易就把剩下的10%處理完畢了。如果留下10%不去處理,日後衍生出新的問題,就相當於要重新麵對一個難題,從頭做起,那說不定要付出幾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差不多”是孕育借口的溫床,這會讓工作中遺留很多的隱患,而這些問題一旦暴露,“差不多先生”就會找出幾十條借口來為自己辯解。把事情一步做到位,是最節省時間和精力的做法,它徹底地拆除了借口的溫床。

有兩個鄰近的村莊,一個叫張家莊,一個叫李家莊,它們同時整修道路,要把村裏的土路建成水泥路。張家莊很快就破土動工了,修得非常快,等修好後,李家莊才修了一半多一點。張家莊的人很好奇,問:“你們怎麼修得這麼慢呢?”李家莊的人說:“我們馬上就可以修好了,但是我們在修理前把汙水管道、自來水管和電線的線路又重新檢查了一遍,所以慢了一些。”張家莊的人很不理解,問:“為什麼要這麼噦唆呢?不就是修一條路嘛,你們真是費力不討好。”李家莊的人並沒做過多的解釋,沒過幾天,李家莊的路也修好了。

不久,兩個村子都要裝路燈,需要在地下鋪電纜,這下可難壞了張家莊的人,他們不得不把剛剛修好的路再次挖開,以便鋪埋線路。李家莊因為一開始就考慮到了線路的問題,早就鋪好了電纜,所以也就不需要再重新做任何工作了。

日常生活中,找借口的人都認為修路就是修路,不會過多地想到其他方麵問題,一旦出現了新問題,他們也會像張家莊的人一樣,說:“都因為我們太疏忽,忘記了鋪電纜。”其實,這並不是粗心大意的問題,而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把事情做完美的想法,他們總覺得事情能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路可以走了就行,機器可以運轉了就行,房子可以住了就行……“差不多”就是偷懶的借口,因為不願意花費更多的心思去縝密地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完美。但這樣不僅會事倍功半,還存在巨大隱患。

好在張家莊的人隻是修了一條路,如果他們是建造一座房子,那麼“能住就可以了”很可能導致房屋的倒塌;如果他們修建一條鐵路,“火車能開就可以了”很可能導致火車出軌。他們可以為自己修路的失誤找到“粗心、疏忽”的借口,但出現了更嚴重的事故,借口就再也無法讓人逃避譴責和懲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