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關於持家(2)(1 / 3)

我們應清楚節儉的重要性,明白萬物皆有其存在的價值,不可以隨意浪費。然而很多年輕人不僅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反而毫無理由地認定節儉會有損自身的體麵。可是他們沒有考慮到,把錢財揮霍一空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最後隻會讓自己連溫飽都無法解決。

理智之人都不會甘心永遠屈居人下,不願意被人苦苦追債,或因為債務問題而遭受牢獄之災。而我們隻有養成節儉及儲蓄的好習慣,才能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

節儉是一種能令人受用終生的財富,這種財富是那些奢侈浪費、不懂儲蓄之人所享受不到的。與這樣的人交往會使你漸漸變得意誌消沉、毫無鬥誌、精力衰竭,這對我們非常不利,所以我們應該對這些人敬而遠之。

合理理財是比掙錢更困難的一件事,這其中是大有玄機的,我們既不能顯得吝嗇,但同時又得生活簡樸。我們應大力提倡一切節儉行為,尤其是在當今都市生活越來越奢侈浪費的情形下。每個人都應在生活及社交中量力而行、合理消費,我們要想避免負債的結局,就必須養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我最近聽到一位年輕人吹噓自己收入高,但他總是全部花光,甚至還會在周末時欠下外債。在談論自己的夢想時,他說要成為同事中最傑出的人物,當上社區代表,住豪宅,並成就一番事業。而以他的生活習慣來說,這些都是絕對不可能的。

每個人都應有憂患意識。大街上那些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的老人,他們之所以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很可能是由於年輕時不懂得節儉,不懂得為自己的未來積累一些儲蓄。因此,我想勸說那些盲目自信的年輕人養成憂患意識。雖然你們現在看起來生活無憂無慮,每周都有充裕的收入,但疾病以及突發意外會隨時令你陷入困境。例如瘟疫、火災及戰爭等,會給你帶來重大的損失。這時,儲蓄的好習慣能給你提供巨大的幫助。

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年輕時嚴格養成節儉、儲蓄的好習慣,又怎會有那麼多孤苦無依的老人存在呢?又怎會有那麼多人負債累累,過著卑微的生活呢?他們每日為了債務而四處奔波,嚴重損傷了自己的健康,過早地呈現老態。

那些才剛到中年就已經入不敷出、無家可歸的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許多人之所以一事無成,正是由於父母沒有在他們小的時候向他們灌輸勤儉節約的思想。造成這種結果,令他們年老的父母愧疚不已。

如果我們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消費的話,將很難擁有幸福、獨立的生活。生活成本的高低是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消費觀念的。很多人一味追求高消費,這些人再辛勤付出也逃脫不了無家可歸、窮困潦倒的悲慘境遇。

節儉是指合理理財、量入為出,而不是說要做到吝嗇的地步。出色的妻子總能在短期內攢下可觀的積蓄。因為她們持家有道,總能根據收入合理安排支出,並將節約下的錢儲蓄起來。

那些看到什麼好東西都想買下來的人,他們自己都痛恨自己這種花錢大手大腳的行為,因為這些錢原本是可以成為自己的一筆積蓄的。這筆積蓄足夠他們在經濟上保持獨立,晚年生活將毫無顧慮,並且也可以用來買房子,從此過上幸福生活。但他們總在花完所有的錢後才悔不當初,這是毫無用處的。

生活中有許多人不懂得節製欲望,為將來的幸福生活做好準備工作。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及樂趣,可以花光自己所有的錢財,甚至借債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取得成功呢?

不要以為災難都是隻發生在電影中的場景,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災難,例如生意破產或者家庭遭遇不測。這時,銀行及保險公司的巨大作用就凸顯出來了。我們購買了保險後,就等於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依靠。保險使得破產的商人能夠保住自己的房子,並獲得重新來過的機會,使得遭遇不測的家庭又重獲希望。

曾有人誇張地描述法國及美國家庭主婦的差別,說前者可以用後者扔掉的東西養活全家。後者奢侈浪費的行為經常遭到輿論的抨擊,並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對於這一現象,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曾進行過詳細的調查,他說:“美國全年因做的菜不滿意而倒掉,因此浪費的錢就高達100億美元,這個數額還算是低的,其他方麵的浪費更嚴重。”

很多窮人其實比富人更浪費,但他們自己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法國的家庭婦女會通過高超的廚藝將廉價的蔬菜做成美味佳肴,而很多家境一般的美國婦女在買菜時卻完全沒有節儉意識。並且不隻是買菜,她們在很多其他方麵都是如此。

總之,節約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各位尊貴的女士及親愛的先生,你們已經在學了嗎?

節儉要有度

說到節儉這一美德,人們的意見並不完全相同。一部分人認為,節儉這一美德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因此他們提倡要發揚這個美德;而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節儉雖然是美德,但在節儉時要注意把握尺度,不要進行不恰當的節儉,否則反而會給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的確,不恰當的節儉有些時候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損害。有些必需要花費的開銷,因為想要節儉而沒花,那麼你的精力和時間將會被浪費。曾經有一個老板,讓自己的員工多花一倍的時間工作,而他這樣做的目的,隻是為了節省沒有多大價值的包裝繩;他商店裏的燈到夜裏總是不舍得開,而這樣做也隻是為了省下一些電費。當顧客從他的商店門口經過,看到裏麵黑乎乎的,就不敢進去了。結果,這個老板因為省下微不足道的電費而錯失了很多顧客。

做事情謹小慎微,太過注重細節,就不容易做成大事。不恰當的節省,雖然能夠得到一些收益,但是卻錯過了更大的收益。

創造力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它可以讓你的事業走向成功。但是,如果在不必要的地方節儉,那麼你的創造力就會逐漸消失。一個吝嗇的人,將永遠生活在痛苦的深淵之中。

對那些誌在做一番大事業的年輕人來說,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是必須要學會的,這種技能就是樹立正確的節約觀,進行合理的投資。有些時候,沒有道理的節約可以與嚴重的浪費劃等號。

一個人打算建一所新房子。他為了省錢,就沒有重新打地基,而是繼續使用舊房子的地基。可是,與舊房子相比,新房子要高好幾層。就是因為那個人想著省錢,沒有打新地基,新房子蓋好後沒多久就倒掉了。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他們為了節省小錢,結果卻遭到了嚴重的損失。

很多年輕人因為在教育投資方麵不恰當的節儉而抱憾終生。他們年輕時覺得,就算自己讀了很多書,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因此,他們覺得高等教育並沒有用,根本不值得為此花那麼多錢。有很多年輕人,在讀書期間不舍得花錢,一直吃沒有營養的飯菜。還有一些年輕人,把娛樂時間看得非常重要,即使是有提高自身素質的機會,他們也不放在心上。這樣的年輕人,在激烈的競爭中必然會處於劣勢。由於不恰當的節儉,他們錯過了讓他們提高的機會。

年輕時不利用大好的青春年華,接受良好的專業訓練和教育,那麼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必然會受到懲罰。我認識一個在年輕時覺得沒有必要接受教育,而選擇做生意的年輕人。在做生意的過程中,由於知識水平非常低,他總是難以賺錢。而在他所從事的那個領域裏,他的對手們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做了一輩子生意,最終仍然一無所有。他之所以會落得如此下場,完全是因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不恰當的節儉而放棄了接受教育的機會所致。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夠見到,有個別父母因為家庭貧困,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逼迫孩子外出打工。可是他們不知道,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之中,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還有很多人,為了節省自己的錢財,而疏遠了與朋友的聯係。他們不去看朋友,也拒絕朋友來看他;他們對社交活動一點興趣也沒有,因為如果參加社交活動,他們的金錢將會受到很大損失。他們把金錢看得比任何東西都重。為了賺錢,他們辛辛苦苦地工作,直到累得不得不停下來。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各種未知,他們總是擔心會失去工作,連飯都吃不上。因此,他們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他們一直戰戰兢兢地活著,從來也沒有外出旅行或者去度假。我認識一位因為業務需要而經常出國的商人。他非常吝嗇,盡管去過很多國家,但是因為不舍得花錢買門票,他從來就沒有遊覽過那些國家的名勝古跡。盡管他十分想進去看看,可是一想到買一張門票要花掉那麼多錢,他就放棄了。

吝嗇的人外出旅遊非常有意思。他們不雇導遊,也不買旅遊指南,因為那樣他就必須要花錢。其實,名勝古跡的旅遊指南跟路費相比,隻是一筆小錢,他們連路費都花了卻不舍得掏錢買旅遊指南,這真是讓人覺得可笑。

有些時候,慷慨的人會獲得意外的獎勵。這種獎勵雖然不是金錢,卻比金錢更重要。比如高人的指點、朋友的鼓勵、獲得與德高望眾的人交往的機會,等等。這種例子俯拾即是。就算窮人也可以拿出10~15美元來參加一次聚會,他在聚會上或許能夠獲得別人的鼓勵,或者得到做事的靈感,而這種鼓勵和靈感也許價值1000美元。此外,他還可以結交很多經驗豐富的人,這可以促使他不斷進步。這樣算下來,那個人所花的10~15美元簡直太值得了。

如果有你專業範圍內的領袖人物舉辦晚會,而且你也有足夠的錢買入場券的話,那麼你要盡最大的努力參加。因為在晚會上,你將會受益匪淺。

我非常希望年輕人能夠與那些能夠給他們提供支持和鼓勵的人結交。如果與在事業方麵取得成功的人成為朋友,那麼他的能力將會突飛猛進地提高。花一些錢與那樣的人交往非常值得,因為那將會獲得數倍於那筆錢的回報。

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學會聰明合理地消費。合理地消費等同於聰明地投資,具有那種技能的人,既不會形成奢侈浪費的觀念,也不會形成錯誤的節約觀念。

那些沒有遠見、目光短淺的人,就算能夠賺到很多錢,頭腦也相當空虛。如果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須要樹立正確合理的節約觀念。我們千萬不能學習那些嘴上說要過簡樸生活,實際上卻非常吝嗇的富人。

不要盲目攀比

不切實際的攀比是非常惡劣的行為,可能會招致惡果。紐約有一個中產階層的女人時刻都想要爬進上流社會。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她讓她的女兒去上流社會人士經常出沒的地方。其實,她的家庭收入也還算可觀,過上舒坦的生活一點兒也不困難。可是,她和她的女兒都不滿於此。她們都把進入上流社會當做奮鬥的目標。為此,她們花了很多錢來買各種漂亮的衣服。而那些衣服,根本就不是她們那個階層的人有機會穿的。後來,那位女士打算讓女兒嫁給一位有錢的丈夫,從而跨進上流社會的門檻。可是,在美好的願望實現之前,她們就花光了家裏的錢,同時還欠下了一大筆貸款,後來她們竟然淪落到無處安身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