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3 / 3)

有一對經過介紹而進行交往的男女。當他們約會了很多次以後,男的與她連牽手搭肩也不曾有過,老是各走各的,好像兩人沒有什麼關係似的。但是,口中還不斷談些“喜歡你”、“愛你”之類的話。這種隻顧說,而表示愛的行動一點也沒有,就像生火爐,隻往裏邊放柴炭卻不去親自點燃它,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是這樣,相信你也會覺得奇怪,不是嗎?這愛與喜歡到底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站在一起且已論及婚嫁了,竟連一點具體的行動都沒有呢?果不出所料,因為你沒有點燃她愛情之火的舉動,女的終於提出退婚的要求,而男的還莫明其妙呢!他根本不知道他有言無行已經傷害了她的自尊心了。

由此可見,對待自己心愛的姑娘,除了嘴上表達之外,更重要的是以行動來表示愛意(當然,低級庸俗的過分的動作應當避免)。因為女人對抽象的語言不相信,而對及時的、恰如其份的具體的行動都是樂於接受的。

如何擺脫熱戀後的冷漠

一般來說,男女雙方從羞澀的初戀進入忘情的熱戀之後,很容易出現一段難以橫渡的冷淡期,彼此感到對方不再是那麼令自己眷戀了。相反,倒是看出對方許多的缺點與不足,使甜蜜難言的兩性之戀悄然地進入一種欲愛不能、欲罷不忍的痛苦境地。那麼,怎樣才能走出愛的低潮呢?以下幾種技巧不妨一試。

(1)層露最佳形象

在兩者戀愛關係還處於沒有真正確立之前,人們很注重自己的形象,以期對方產生好感。可一旦關係確立,雙方在各方麵都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較深的感情,就不再注重自己在對方麵前的形象了。相反,對自己的缺點采取不以為意,甚至是放任的態度,這在客觀上是起障礙作用的。想要繼續使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產生美好的印象,就要不失時機地捕捉每一個機會,展露自己的最佳形象。有意識地表現自己的優點,也包括有意識地為自己製造優點,不斷地完善自己。這樣,會使對方對自己產生一種日異常新的印象,覺得你是無時無刻不散發著魅力吸引著他(她)的。

(2)見好就收

這裏的“見好就收”是取其積極的意義。獨具匠心的畫家畫像,有時隻畫一個背麵或側麵,或創造一個朦朧遙遠的感覺,這種效果顯然比畫正麵像的效果要好得多。原因就在於背麵是一個“未知數”,而“未知數”又好比是一個“空筐”,你可把自己的全部想象都“裝”進去,去欣賞,去聯想,去補充,但最終仍然是“裝”不滿的。戀愛也是如此,你愛對方,通過一定的語言、行為去真誠地坦露,是理所當然的,但不能高溫度、高速度地和盤托出。情感流露也要講究一定的藝術,而這種藝術的運用方法之一就是見好就收。如果你對對方的愛意已經使他感受到了,就應該馬上收住。情感的“使用”應該有步驟、有計劃。隻有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效果。當然,見好就收,是以誠摯相待,不隱瞞思想感情為前提的。

(3)創造時間和距離空間

適當的分離,在時間和距離上給雙方暫時留下空白,這對雙方感情的升華大有益處。不少青年男女,不大善於利用時間和距離的空間效應,整個精力和時間都要兩人泡在一起。這在心理和生理上來說,容易給人一種疲倦感或產生摩擦。所以,不管是兩人正在情深意切的時候,還是各自在生悶氣,甚至是鬧著要“吹”的時候,有意識地創造出時間和距離空間,對感情的理解、融洽、深化都會有作用的,而這實際上也可達到吸引他(她)的效果。

(4)更新自我

從自己的事業上、知識上不斷地更新自我,這是擺脫熱戀後冷漠的關鍵。因為,你在這兩個人生大的方麵的不斷進步,無疑讓對方對你滋生希望。希望不滅,魅力永存。

可惜不少人容易顧此失彼,一味沉浸在愛的暖流之中,就忘記了自己的事業。到了一定時候,雙方從溫存迷醉的相愛中冷靜下來,發現對方沒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事業,就會大失所望。

所以,在相戀過程中,提醒自己適當地抽出身來,更新自我的知識結構、審美觀、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在事業工作上幹出點成績,讓對方看到你的潛力,使他(她)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抗拒地把對你的希望、愛戀、思念和因你而產生的自豪感無止境地反饋回來給你。

鼓起勇氣麵對暗戀

聽人說暗戀是苦澀的,我沒經曆過,本也不知道,為了了解暗戀者的心理,我找了一個做心理谘詢師的朋友,他告訴了我他的一個患者的故事。

他向我坦誠地講述了進大學第一天的豔遇:“那天進校辦理新生注冊手續,隊伍排得老長老長,我在隊伍中等了近一個鍾頭,眼睛緊盯著前麵那些企圖插隊的人。這時,一位長發飄逸的女生像一陣風突然出現在我眼簾,還未等我反應過來,她就用那富有磁性的軀體擠到我前麵,並回頭朝我嫣然一笑……我來不及表示反對,也不想反對,因為我已被那深情的一眼所擊倒,我感到那長發中透出的香水味令我陶醉,那近在颶尺的女性氣息像鼓錘敲打使我怦然心動……”來訪者似乎還沉浸在那天的豔遇情境裏,使我明白地感到,這是一位很少有正常男女交往體驗的男青年,對女性的舉止過分敏感。

“她為什麼單單選中我?”

“你看呢?”

“這正是我感到迷惑的問題。她為什麼知道我不會反對她插隊?為什麼那麼深情地看我一眼?”

“你認為這是初戀的邂逅?”

“是初次邂逅,但不是戀。戀應該是雙方的事情,但三個月來我尚未有機會與她說上一句話。”

“你沒有嚐試與她說話?”

“我想,但不敢。注冊當晚,我失眠了,滿腦子都是那飄逸的長發和那深情的目光。從第二天起,我就在校園裏搜尋那個身影,一天一天過去了,直到一個月後,我終於在圖書館某個閱覽室看到她!”

“交流了嗎?”

“沒有,她好像壓根兒不認識我。”

“為什麼不主動介紹自己?”

“是啊,我也常常責怪自己,罵自己無能。我想好了許多問話主題和方式,試圖找一個緊鄰她的座位先坐下,再瞅準機會交流,但看著她專心學習的樣子,我又不忍心開口,心想,何必打擾人家看書呢?幹脆到圖書館門外等她出來時再打招呼吧。於是,我就守候在門外,等她出來,兩個小時過去了,圖書館的下班鈴聲終於響起,我看見那飄逸的長發從門洞中出現,於是就鼓足勇氣迎麵走過去,可惜她沒有望我,我隻好眼睜睜看著她擦肩而過……”

“你不覺得這是單相思嗎?”

“是有些單相思,但我總是幸存一線希望:也許是她不好意思?也許是她尚未認出我是讓她插隊的好人?也許她有意回避她所傾慕的戀人……”

後來朋友又告訴我:在大學生的生活中,對愛慕的對象有時出現回避的姿態,那種體驗是令人回味的。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人的本我有時要屈從於自我和超我的約束,正是這種約束使得男女的交往彬彬有禮。當然,回避不等於反對,某些回避也可能是讚譽或愛戀的前奏。這些道理,顯然已被這位來訪者理解得異常透徹,不然,他不會那麼癡情地幸存一線希望。

我覺得他單戀得可憐,也覺得那個她太瀟灑。其實我覺得那個男孩更需要她的幫助而非心理醫生的“隔靴搔癢”。

暗戀的確是苦澀的,此時的勇氣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了勇氣就可以向他(她)表白,而無非是被接受,或被拒絕。前者故然可喜,後者也不必後悔。愛了就愛了,隻當是豐富了人生。朋友們,鼓起勇氣吧,千萬別逃避,暗戀不是一種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