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做人難”是個常見的問題。
解決這一問題有兩個辦法。第一是盡可能避免陷入需要左右做人的環境,第二個辦法是無法避免要“左右做人”時,應當巧妙應付。
要避免“左右做人”,具體來講有幾戒。
第一戒是要回避介入任何衝突的可能性。張三和李四都是你的朋友,看到他們爭辯得快要吵起來了,你應該立刻回避,不要想當和事佬左右為難。
第二戒是要避免采取立常比方說,張經理和李經理各有一套生意計劃,請你說句公道話。這“公道話”大可說張經理的計劃勝在能創新,李經理的計劃則勝在更穩劍說了等於沒說,不站在任何一方,於是也沒有左右為難。
第三戒是切忌選擇可能陷入衝突的鬥爭的地位。比方說,選擇工作崗位,如果條件一樣,就選辦公室衝突較少的一份工作。
第四戒是切忌做任何事的公證人。隻有最笨的人才會請纓做公證人。公證何謂“公”?往往是屬主觀的事。做公證人即是自甘陷入左右做人的困難局麵,最為不智。
第五戒是即使已陷入左右做人之局,也要想辦法使出“緩兵之計”,以圖脫身。
張、李的計劃誰的好?你可以說要“考慮幾天”才能表示意見之類,先謀脫身再說。
問題隻是,盡管要避免左右做人也不是絕無辦法,但有時仍然逃避不了。而且從一個角度來看,永遠避免采取做“兩頭蛇”也大概是行不通的。
在這個時候就應旗幟鮮明,明確自己的立場,但前提是一定要以大多數的利益為重。
有的人能呼風喚雨,輕鬆處世,而有的人卻處處受氣,眾叛親離,這就是做人的智慧。掌握做人處世左右逢源的智慧,那麼你離成功真的很近。善於左右逢源的人,必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