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本田宗一郎詳細介紹道:“這是一種新發現的材料,我想用它來做本田宗一郎汽車的外殼。”
接下來,本田宗一郎一直在介紹,包括這種新型汽車製造材料的來曆、好處,以及他設定的明年如何實行這項新的計劃打算,等等。金六郎摸不著頭腦地聽了15分鍾,心中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後來,本田宗一郎送走金六郎時,才順便告訴他不想買他的那塊地。
本田宗一郎給金六郎講新材料的事情可謂別有用心,如果本田宗一郎一開始就告訴金六郎自己不想買那塊地,金六郎一定會繼續糾纏,並想方設法勸說本田宗一郎,直到他同意為止。本田宗一郎喋喋不休地講新材料正是為了回避與金六郎的爭辯。
二、避免具體話題
拒絕對方的提議時,最好采用避免話題具體內容的抽象說法。
日本成功學大師多湖輝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20世紀60年代末,學生運動風起雲湧。有一次,一所大學的一間教室裏正在上課時,忽然闖進來一群學生運動積極分子,上課的教授頓時沒了主意。麵對眾多學生,教授想表現出寬容和善解人意的風度,所以就給予了這些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教授的想法雖然是好的,換來的卻是學生們波濤洶湧的問題,課堂頓時一團糟,課程根本無法進行下去,更不要說有機會說服這些學生了。此後的一年多中,隻要這位教授一上課,就有激進派的學生來到課堂上。
這次的事件讓教授明白,如果不想接受對方,最好別想說服他,應該在對方一開口的時候就立刻阻止:“你們這是妨礙教學,趕快從教室裏出去,不得進行與課堂無關的事。”
或許就算教授顯示了拒絕的態度,學生也不會退讓,但如果一點也不聽學生的質問,一開始就斷了念頭,也不會造成之後的結果。
三、巧妙轉移
麵對別人的要求,你不好正麵拒絕時,可以采取迂回的戰術,或轉移話題,或解釋理由,達到不答應也不致撕破臉的效果。
有一個樂師,被認識的人邀請加入了一個夜總會樂隊。樂師不滿意對方開出的薪水,想立即拒絕。但想起兩人之間的情分,便不好意思斷然拒絕。
於是,他設計了一個計策,先說些笑話,然後態度嚴肅地說:“如果能使夜總會生意興隆,在下願意奉獻自己。”夜總會老板還沒有從笑話中恢複情緒,還是一臉笑意,樂師抓住機會一本正經地說:“什麼地方讓你笑成這樣?我知道你笑我。你這是對我的不尊重,這次協議沒什麼可談的了,再見!”這樣,樂師佯裝生氣,轉身離開。老板雖然十分後悔,也無可奈何。
由此可見,麵對不喜歡的對象,可以采取這種出其不意的方式拒絕對方。對於無從下手的情況,不妨參照上例,製造機會,先讓對方的情緒處於放鬆的狀態,然後趁對方沒有心理準備的時候找到借口及時退出,達到拒絕的目的。
四、拖延處理
有心理學稱,拖延是最厲害的拒絕。一般人都不太好意思拒絕別人,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為了避免多餘的困擾,對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有必要拒絕,但怎樣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又能達到拒絕的目的呢?當對方提出請求後,不必當場拒絕,你可以說:“讓我再考慮一下,明天答複你。”這樣,既使你贏得了考慮如何答複的時間,也會使對方認為你是很認真對待這個請求的。拖延時間法是一個拒絕的好方法,既不會為難自己,也不會在實質上傷害別人。這樣的拒絕方法,何不試試呢?
麵對隱私,“無可奉告”
總有一些人,他們樂此不疲地打探他人的隱私,再將其變成茶餘飯後的佐味品。其實,這些人已經侵犯了他人的利益。隱私是個人的事,與公眾無關,是不能被公開或被他人隨意散布的。當然了,保護隱私最好的方法就是閉好自己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