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深夜籌謀佳人至(1 / 1)

夜色漸濃,禦書房內依舊燈火通明,成堆的奏折堆在幾案上,燈光搖曳下,年輕的皇帝李景隆正奮筆疾書,朱紅色的筆跡落在白色的宣紙上,尤為顯眼。他時而蹙起眉頭,時而不自覺地將筆下的回峰力道加重,大殿內的氣氛壓抑非常。

總管李德全小心翼翼的放下禦膳房剛剛呈上的點心,生怕驚擾了正為奏章一籌莫展的一國之君,李德全雖年二十有五,卻儼然是主掌宮廷的大內總管,自幼跟隨李景隆長大的他亦是李景隆當之無愧的心腹之臣,皇帝對他的重視程度從欽賜的國姓李便可見一斑了,而任命其為呼風喚雨的大內總管一職其言下之意更是不言而喻。

“德全,看來朕的計劃要加緊進行了,唐逸的立場似乎還有些舉棋不定,這劑猛藥是非下不可了。”李景隆忽然放下手中的筆,意有他指的對李德全說道。

“回皇上,奴才愚鈍,不知皇上是指——”李景隆猛瞪了眼李德全,看似漫不經心的端起了手邊的茶水,輕抿了一口,笑道“德全你最近倒是越活越精了,朕的心思你又豈會不知,朕看李總管近來很甚是清閑啊。”

“這——,皇上您可是冤枉奴才了,您的心思豈是奴才我這愚笨之人能猜得透的,至於清閑嘛,就更甭說了,光是您前一陣子指派給奴才的幾項明查暗訪的任務就已經讓奴才苦不堪言了,要是再加點別的,奴才就好去見老祖宗了。”

“哈哈,好,就憑這幾句,朕也該給你些”獎賞“,從現在起,到明早早朝前為止,朕的起居就不用假手他人了,交由你利達總管全權負責了。”

李景隆一本正經的說道,嘴角掛著一抹笑意看著已經跪倒在地的李德全的反應。不過,毫無情趣可言的宮廷生活,和多少年來兢兢業業的帝王生涯倒真是多虧了這樣一個真心為己的人調劑生活,如若不然,恐怕自己早已成為不知笑為何物的冷血生物了。

李德全看著漸漸喜笑顏開的李景隆,緩緩舒了一口氣,這麼多年來,見證了一位君權受限的帝王從處處看著太後丞相臉色行事,到忍辱負重養精蓄銳培育自己勢力,再到步步為營主動出擊,隻為一舉掃清障礙。

一路走來,這帝王之位上的艱辛與痛苦,又有幾人能夠體會,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啊,身在高處,就又無可避免的無可奈何,而太多太多的無可奈何,讓帝王必須忍常人所不能忍,權術計謀,勾心鬥角,讓其漸漸失去了常人擁有的喜怒哀樂,隱藏情緒,不苟言笑。

這些,李德全都看在眼裏,也隻有在柔妃娘娘與自己麵前,這位誌在天下君王才會這樣真心的去笑吧。

“說正事,就這幾天安排把召唐歡顏進宮的旨意頒了吧,既然唐逸總是搖擺不定,朕就幫他下定決心,正好,唐歡顏不是帝都堪稱”女神判“的奇女子麼,這後宮之內正缺這麼一個人幫朕壓製某些過盛的勢力,此乃一舉兩得。隻是,這唐歡顏——”

李景隆右手中指下壓,有節奏的扣著幾案的桌麵,若有所思的說道,這是他許多年前還是太子時不經意間養成的習慣,每當李景隆思索問題時,總是愛重複著這樣的動作,起初,道沒覺得什麼,後來,登上皇位後,為掩藏自己的情緒想法,在人前刻意改掉了這個習慣,但是,在旁若無人的時候,還是會不自覺地這麼做。

“李德全,你速去派人調查一下唐歡顏,明日午時,朕要唐歡顏的全部資料,要半點不漏哦。”李景隆忽然鄭重的對李德全說道,“奴才定不負皇上所托。”李德全應道。

“啟稟皇上,柔妃娘娘派人送來了一碗桂圓蓮子羹,說是讓皇上補充些體力。”門外的小太監通傳道。“李德全,傳進來。”“傳桂圓蓮子羹——”李德全應聲喊道。

李景隆品嚐著柔妃親手熬製的桂圓蓮子羹,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笑意。柔妃正是當今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徐青雲的掌上名珠徐子苒,與李景隆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當年,徐青雲任太子太傅,李景隆出於師徒情分,經常到徐青雲府上拜訪,時日久了,自然就結識了同齡的徐子苒,再加上嬌小柔弱的子苒委實招人疼愛,兩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好友,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那份青澀的友誼就漸漸放生了改變,成了少男少女間的互相傾慕。

曾經的“景隆哥哥”也漸漸演變成了少女內心羞澀情感的寄托,但是,再純真的情愛在強勢的權力麵前也微不足道,無論內心怎樣的不忍,生在帝王家的李景隆注定給不了子苒“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幸福。

天景三年,帝大婚,封丞相淩瀟之女淩淑嫻為後,號德睿,賜鳳霞宮,舉國同慶,大赦天下。

——《大周國史》

“啟稟皇上,皇後娘娘求見。”李德全的通報打斷了李景隆的思緒,他皺起眉頭看向殿外,思量著到訪所謂何事,難道說,一個驚人的念頭閃過李景隆的腦際……

------題外話------

嘻嘻,老生常談,求支持,望親們一起見證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