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是一門藝術。因為:教師工作的創造性。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藝術工作是一種創造活動。教師工作也是一種創造活動。教師必須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對教育方針、培養目標以及教材的理解,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選擇最能奏效的方法與途徑來實現教育目的。這種理解、選擇、實施的過程,就是教師的創造過程。教師工作的感情性。教師工作同藝術工作一樣是一種富有情感的工作,也必須是熱愛生活,情感豐富的入來承擔。一個萎靡不振,缺乏生活熱情,性情冷漠的教師,無論采用何種方式,也是難以培養出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情感豐富的人。教師工作的審美性。學校生活由一節節課,一連串教育活動組成。一些優秀教師的課上得非常好:內容緊湊,語言優美而形象化,板書清晰漂亮,教態從容自如,有的還妙語連珠。學生思維活躍,隨著教師講課的節拍思索、探求;有時因教師一個巧妙的解答或自身細小的發現而微笑、而深思。
(教育經濟學)是著重研究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以及智力投資的經濟效果的學科。教育經濟學創立於60年代初,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的“人力資本理論”為標誌。在此以前,經濟學家對經濟增長因素的分析,一般隻注重有形生產要素,即資本和勞動力的數量,而對智力的因素重視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的智力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日顯重要,而人的智力高低又與教育密切相關。舒爾茨認為,教育也是一種投-資,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投資一一人力資本投資。教育經濟學分為兩大部分:研究教育的社會經濟功能,即對教育和就業、國家財政、經濟增長及國民收入的關係進行定性分析。研究教育投資的經濟效果,即對教育投資的宏觀和微觀經濟效果進行定量分析,並探討提高教育投資效果的途徑。
(教育結構學)教育結構學是一門研究教育內部諸關係和研究教育同外部諸關係、即教育諸關係的本質聯係、運動規律以及如何應用這些規律去正確處理各種關係解決各種矛盾的新學科。它不僅是一種觀點,一種方法,而且是一種完整的知識體係。由於它同教育學、教育哲學、教育經濟學、教育社會學等有密切關係,因而要善於吸取這些學科的成果,還應善於學習和吸取其它學科的成果和方法、比如信息論、控製論與係統方法等),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論體係、範疇、概念和方法。
(控製論教育學)目控製論教育學(或稱教育控製論)是既屬於教育學,又屬於控製論的一門邊緣科學。它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在國際上大約有20餘年的曆史,在我國尚未進行係統研究和應用。控製論教育學是通過使用模型來模擬教育過程,進而又使模型數學化,把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的作用看成信息的傳遞和儲存,應用反饋的概念,研究最合理的概率分布,從而對教育過程進行符合目的的預言。控製論教育學的本質在於應用自然科學的方法、手段和成果——控製論來解決教育科學(如教育心理學、教學論和定向教育)提出的問題,使教學從定性研究的描述性科學過渡到定量研究的精確科學。
(教育工程學)現代國外研究教育設計的一門學科。對受教育從幼年或一定年齡開始設計,培養他們的性格、智力、技能湘專長。教育設計是從社會需要出發,根據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點訂出的教育措施。要求在規定的年限內,把他們培養成具有某一方麵專長的人。利用教育設計進行培養,可促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和技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