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和第二名隻差0.01秒
在競技場上,冠軍與亞軍的區別,有時小到肉眼都無法判斷。比如短跑,第一名與第二名有時相差僅0.01秒;又比如賽馬,第一匹馬與第二匹馬相差僅半具馬鼻子(幾厘米)的距離……但是,冠軍與亞軍所獲得的榮譽與財富卻相差甚遠。
全世界的目光隻會聚焦在第一名身上,因為冠軍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而第一名之後的人毫無疑問都是輸家。
關鍵時刻即使0.01秒也價值萬金。職場中更是如此。如果我們每天仍然過著那種不緊不慢的生活,那麼早晚有一天就會被“快魚”吃掉。完成工作比別人快一步,職業境界的提升就會比別人快一步,隻要能做到這一點,日積月累,你必定能在之後的工作和人生中遙遙領先。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群羚羊和獅子。清晨,羚羊從睡夢中醒來,它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一定要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要快,不然,我可能會被咬死。此時,獅子也睜開了眼睛,它所想的第一件事是:我一定要跑得比最快的羚羊還要快,否則我可能會被餓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草原上重複著同樣的故事,每天清晨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幾乎同時,羚羊獅子一躍而起,朝著太陽奔去。也許你會疑惑為什麼被吃掉的是自己,那是因為別人都往前麵跑了,隻有你在原地!
誰快誰就贏,誰快誰就生存。一個是自然界的獸中之王,一個是食草的羚羊,等級差異,實力懸殊,卻麵臨同一個生存問題——如果羚羊快,獅子就餓死;如果獅子快,羚羊就會被吃掉。
誰最快贏得機會,誰就能最快贏得財富。
哪怕隻是相差0.1毫米或是0.1秒鍾,都會造成天壤之別。
不管你是否願意承認,現今的社會,本身就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一個企業要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比對手更快;一名員工要想在競爭中求得長遠的發展,就必須比同事更快。表麵上,同事們和和氣氣,而實際上,大家都在暗中較勁,因為每一個員工都希望得到老板的賞識。所以,如果你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比別的同事快。
競賽以快取勝,搏擊以快打慢,職場競爭早已由“大魚吃小魚”變為“快魚吃慢魚”。跆拳道要求心快、眼快、手快,中華武學一言蔽之:百法有百解,唯快無解!大而慢等於弱,小而快可變強,大而快王中王!快就是機會,快就是效率,快就是瞬間的“大”,無數的瞬間構成永恒的“強”。
競爭的實質,就是要在最快的時間內達到最高的目標。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在最短時間內達成最多的目標。時間,永遠是“變量”:冠軍屬於最快的那一個,而任何領先都基於對時機恰到好處的把握。
我們慢,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快,是因為對手更快。
盛田昭夫說:“如果你每天落後別人半步,一年後就是一百八十三步,十年後即十萬八千裏。”
在業界,最善於發揮主動性、搶占先機的人,非郭台銘莫屬。隻要是他認準了的機會,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他都會在第一時間搶在別人前麵去做。
一次,海外某公司的一位采購要員準備到中國台灣去采購一大批計算機方麵的產品。為了爭取到這個大客戶,台灣幾家大型的計算機代工工廠都派出人馬去機場等待采購要員下飛機,準備把他接到自己的公司。一家計算機代工工廠的主管親自帶隊,以為誌在必得,一定能把采購要員接到自己的公司。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出關大廳裏,他看見廣達董事長林百裏親自出馬,率領工作人員也在這裏等候。看著對方強大的陣營,這位主管心中歎道:“沒想到一開始就落於別人下風,自己已遲到了一步。”但他還是硬著頭皮,和林百裏一起等待那位采購要員,心裏想著至少可以和對方打個招呼。飛機降落後,各公司派出的迎接代表都往接機口湧去,誰都想把這位“財神爺”請回家。然而令眾人意想不到的是,當那位采購要員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時,他的身邊卻多了個郭台銘,兩人談笑風生,所有在場的接機人員都愣住了。
原來郭台銘早就掌握了對方的行蹤,並搶在競爭對手的前麵,在客戶轉機來台時,“巧遇”他,並和他搭上同一航班回台。郭台銘僅僅比別人領先一步,就為公司爭取到了一大筆訂單,因為那位采購要員正是和他一起回富士康的總部進行商議合作。
由此可見,始終比別人領先一步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策略再好,管理能力再強,但遲遲不行動,總是落在別人後麵,一切都是枉然。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一個人若想要生存、發展和壯大,就必須摒棄自身決策緩慢、遇事猶豫不決等不良習慣。當你在任何事上都比別人領先哪怕隻是半步,果斷做決定,行事迅速時,你就會越來越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
永遠在別人的後麵是很難超越前者的。凡事要積極行動,消極等待則什麼也得不到,始終比別人領先一步,才能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