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大天國體製介紹:

大天國的皇帝:

最開始建朝的開國皇帝是高祖皇帝,年號顯德;惠皇帝,年號繼;景皇帝,年號正德;文皇帝,暫無。

大天國的王爺(隻介紹一點,免得後邊說不清楚)。

大天國王爺分為異姓王和同姓王,因為在惠皇帝當政之時各地的同異姓王都在謀反,其中數異姓王最厲害,後被景皇帝登基之後剿滅了幾個,到文皇帝的時候已經被罷黜得隻有幾個了,這其中就有張淩軒的外公,也就是吳王,封土於大天國南部沿海一帶。齊王,封土於大天國北部沿海一帶。兩王中間並無接壤的地方。不過這兩個異姓王在景皇帝執政的時候規定了,異姓王有多少個兒子那麼他的封地就分成多少給兒子們管理。這個目的是為了將異姓王的勢力劃分,而減少對皇帝的威脅。

同姓王,因為有原來的謀反的事情,所以一般同姓王也隻是掛了一個名而沒有實權,其中張淩軒的父親是一個例外,他因為在正德年間為景皇帝爭奪疆土,所以在後來被封為衛王,一直鎮守在的天國西北與異族接壤的地區。其他同姓王還有長沙王,在南部地區;雲南王,在西南地區;代王,在西部地區。這些同姓王無封土無官職,隻有在所在的地方有一個府邸,而且不得皇帝召見不許離開所規定的地區半步,其實也就是將他們的活動範圍限製了。

大天國官製:

其基本官製和漢朝的官製很相象,可以說幾乎就是當時的翻版。下麵選一些和本文相關的官職來給大家介紹介紹:

大將軍:將軍的最高封號,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

大司馬:也就是太尉。為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

司徒:三公之一,掌管教化。

司空:三公之一,掌管水土及營建工程。

九卿:(單個介紹麻煩,一起說出來結了)⑴大鴻臚:接待賓客。⑵衛尉:宮門警衛。⑶大司農: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⑷少府:與大司農一同掌管財貨,不過是管供養皇帝的。其屬官有守宮令、尚方令、禦府令、太醫令。⑸太仆:掌管輿馬及畜牧之事。⑹光祿勳:掌管宿衛宮殿門戶。其屬官有謁者、奉車都尉、駙馬都尉(不是公主的駙馬哦,是管副車馬匹的官!)、騎都尉(就是管羽林騎的)等。⑺延尉:刑法獄訟,是各地上訴的最高司法機關。屬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監。⑻衛尉:掌管宮門警衛。⑼宗正:掌管皇族與外戚事物。

太傅:輔助國君,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

中常侍:掌管文書和傳達詔令,權力極大。

中領軍:掌管禁衛軍。地位略下的是中護軍。

丞相:也就是相國。為百官之長。

長史:丞相下有兩個長史,職務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也就是最高國務機關中事物主管。在本文的中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上也設長史。在軍隊中也設有,也就是幕僚之長,一般叫做將兵長史。

尚書令:為尚書台首長,是真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其下有五尚書、二仆尉。

尚書郎:尚書台負責起草文書的光源。選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書台,一年的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將軍:有征東、征西、征南、征北四位,分別鎮守在大天國的四方。

城門校尉:掌管城門的屯兵。

禦史:有大夫(地位僅次與丞相)和中丞(大夫的副手)。

督軍:高級統兵長官,位在相國、太尉、禦史大人之下。

樂府官:專門采集詩詞歌賦送與皇宮的官員。其下分設官樂官(掌管郊廟歌詞、燕射歌詞、鼓吹曲詞、橫吹曲詞、舞曲歌詞這些主要的廟堂文學。)和常樂官(掌管相和歌詞、清商曲詞、琴曲歌詞、雜曲歌詞等主要流傳在民間無名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