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概說(1 / 2)

一、溫病和溫病學的概念

溫病是外感四時溫熱或濕熱邪氣所引起的,以急性發熱為主要臨床特征的多種急性熱病的總稱。它主要包括多種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種急性傳染病)。還有某些急性熱病,如中暑等,雖非感染性疾病,但因其具有溫病的特征,也屬於溫病的範疇。

溫病學就是專門研究溫病的病因、病理、發展變化規律及辨證施治的一門學科,它對多種急性熱病的辨證施治,都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二、溫病的特點

溫病雖然包括多種證候,其臨床表現亦不盡相同,但是它們在某些方麵具有共同的特點,概括起來可分為四個方麵。

1.因外感溫熱或濕熱邪氣而發病

溫病是外感性疾病,其病種雖多,但總起來說,病因不外溫熱邪氣或濕熱邪氣兩類。

2.具有特殊的臨床表現

溫病是外感熱性病,具有不同於其他疾病的特殊臨床表現。概括起來說,溫熱病主要表現為起病急、傳變快、變化多、熱象偏重、易傷津液等特點;濕熱病多表現為身熱不揚、氣機阻滯、水液代謝失常、脾胃運化功能障礙、病勢纏綿難愈等特點。

3.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地域性

溫病與內傷雜病不同,其發病多與季節密切相關。如:春季氣候溫暖,易發生溫熱病,而雨濕季節則往往多發濕熱病。因為溫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所以又有“時令病”之稱。

我國疆域遼闊,各地氣候特點及自然環境不同,因而對某些溫病的發生有直接影響。如:濕熱病多發於江南水鄉,而西北高原幹旱地區則較少。

4.大多具有傳染性

溫病是外感時令之邪為患,邪氣自口鼻而入,侵襲人體。一人受病之後,可以通過呼吸或接觸,再由口鼻傳染他人。某些溫病,如溫疫等,甚至可以造成大麵積流行。

三、溫病與傷寒的關係

溫病與傷寒是兩類性質不同的外感熱性病。因其性質不同,所以臨床證候和治療原則有著很大的區別,但因其均屬外感病範疇,所以二者又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古代,傷寒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所謂“廣義傷寒”,是一切外感熱性病的統稱,其中也包括了溫病,如《素問·熱論篇》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這種說法,是把所有外感熱性病皆劃入傷寒的範疇,其“傷寒”一詞,即指廣義傷寒。所謂“狹義傷寒”,是專指外感風寒邪氣所引起的疾病,它與外感溫熱或濕熱邪氣所引起的溫病是性質不同的兩類外感病。《難經·五十八難》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中“傷寒有五”的傷寒,是指廣義傷寒,它既包括了外感風寒邪氣所引起的中風、傷寒;也包括了外感溫熱或濕熱邪氣所引起的濕溫、熱病、溫病。而五種之一的傷寒,又是專指外感風寒邪氣所引起的狹義傷寒,是外感熱性病中的一個種類,它與溫病雖同屬廣義傷寒的範疇,但二者性質不同。總體來說,溫病可以統屬於廣義傷寒的範疇之內,而它與狹義傷寒又是外感病中性質不同的兩大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