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那些讓你痛苦的,必是讓你成長的(2)(2 / 3)

這一次失敗,如果可歸於失誤,那麼後來的一幕可謂讓人大跌眼鏡,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埃蒙斯重蹈覆轍——他在領先對手的情況下,最後一槍再次失準,隻打出了44環的成績,他的教練員和所有美國的觀眾差不多都崩潰了。令人唏噓的是,他的黴運還在繼續,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末槍驚魂”的悲劇再次上演,這一次他依然是在領先對手的情況下,奇跡般地把最後一槍打偏,結果隻獲得了銅牌。

這時候,連最支持他的人也不得不相信了這個事實:埃蒙斯是一個心理懦弱的人。這位被定義為天才的射擊選手,雖然在賽場上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可以與之匹敵的對手,卻接二連三地輸給別人,這似乎稱得上是近些年來賽場上最大的奇觀了。

當你在調侃埃蒙斯是個可憐蟲時,也許要小心了,因為很多時候,你也在犯同樣的錯誤。不得不說,多數時候,我們都會給自己使絆子,勇於把自己拖下水。而當你回過頭來重新分析那些失敗時,會發現其實對手並沒有那麼強大,自己也未必會輸給對方,而是因為自己太懦弱,才導致了你常常變成失敗者。拿破侖說:“在我眼中,沒有任何對手值得我去害怕,我隻害怕自己。”一旦我們變得懦弱,真正讓自己感到恐懼的事情才真正來了。

一個人在參與競爭的時候首先應該征服自己,要克製住內心的懦弱,其實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恐懼完全是多餘的。愛爾蘭作家安妮曾經寫過一本書《我一生中原本不可能發生的事》,在書中,她記錄了自己挑戰了一些原以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包括打敗那些強大的對手。比如在19歲的時候,她超過了班上成績最好的學生,領取了全額獎學金。20歲的時候,她從一個漂亮女生那裏贏得了自己的男友,她還擊敗了那些成名已久的大作家,成為了愛爾蘭新銳作家的代言人。

如果你想成功,想要成為一個勝利者,那麼就要足夠堅強和自信。隻要自己不那麼懦弱,別人就無法從你手中搶走東西,也沒有人可以擊敗你。

5最好的成長方式就是經曆挫折

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曾經對一個失去雙親的孩子說:“孩子,你會是幸運的,因為你擁有過不幸。”聽到這番話,你大概認為莎士比亞瘋了,可是他接著說:“不幸會給人最好的磨煉。因為你知道失去了依靠,今後一切隻能靠自己了,你會很快成熟幹練的。”在莎士比亞說這句話的時候,那個孩子隻有10歲,而在40年後,這個小孩成為了英國劍橋大學的校長,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傑克·詹姆斯。

莎士比亞的預言實際上正好和孟子說過的一段話相吻合,“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很顯然,不幸反而往往能夠促使我們獲得成長的機會,因為擁有不幸經曆的人,他們的人生閱曆總是更加豐富一些,他們的承受力和個人能力也能夠得到提高。

有人在四十年後問傑克·詹姆斯:“我為什麼不能成為劍橋大學的校長呢?”他開玩笑說:“看來莎士比亞先生沒有這樣激勵過你,很顯然,你小時候過得比我幸福多了。”即便是詹姆斯自己也認為自己的成功離不開早年的那些挫折和不幸,可以說正是因為經曆了太多痛苦的事情,他才會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有人對成功和挫折的關係提出質疑也是很正常的,換句話說,一個經曆挫折的人一定會收獲成功嗎?那也未必,但是經曆挫折的確會對個人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貝多芬如果沒有經曆痛苦的童年,沒有經曆失戀和耳聾,他還能成為偉大的貝多芬嗎?關於這樣的設想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也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貝多芬所經曆的這些不幸給他的創作帶來很多的靈感,簡直可以說完全影響了他的創作。事實上,一開始貝多芬雖然足夠出色,就連莫紮特也認為這個天賦異稟的少年將來定會成名。但彼時貝多芬距離偉大還是有不少距離的,畢竟那時候他的音樂中還沒有融入請她命運抗爭的強大力量。而當他經曆了各種各樣的挫折之後,他已經更深入地了解到了生命,了解到音樂和生命的關聯性,他將所有的憤怒、所有的力量統統注入自己的鋼琴曲中,他彈奏出了振奮人心的交響,成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鋼琴大師之一。

貝多芬在經曆各種挫折之後,才讓自己更加成熟地駕馭音樂和生命。與此相似的還有曼德拉,當這位慈祥的老人在人們山呼海嘯般掌聲中當上南非總統時,你會否想到他在此前已經坐了幾十年的牢,可以說正是因為牢獄之災使他變得更加堅強,變得更加富有魅力。事實上,每一個成功者都經曆過這樣或那樣的失敗,然後他們在經曆各種困難和挫折後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