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八章 番外1(1 / 3)

說到沈家與慕容家的淵源還要從前朝皇帝南宮宿說起。

彼時南宮宿因為暴虐成性,德行欠缺,導致民心盡失,百姓怨聲載道。慕容家世代為官,到慕容生這代時已位極人臣,深得性格古怪的南宮宿信任。慕容生生性正直清廉,心懷蒼生。當他看到因為南宮宿百姓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他非常痛心,常常勸諫南宮宿。但是南宮宿總是一意孤行,從未將慕容生的話放在心上。百姓見南宮宿暴政橫行,不思勤政,對他極度不滿。所謂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見親王南宮俊仁慈愛民,都擁戴親王南宮俊。但是南宮俊因為生性瀟灑風流愛雲遊,百姓不知其蹤。慕容生為了顧全大局,派人尋到南宮俊。

南宮俊乃南宮宿的胞弟,對南宮宿的暴行也有耳聞,但是手足情深,他對慕容複的提議非常不讚同。慕容生對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將本朝氣運南宮幾百年的基業和百姓的深切期盼盡與告訴他,他的話動終於動搖了南宮俊的決心。南宮俊與慕容生合議良久,籌備了推翻南宮宿的計劃。

當南宮宿知道是自己的親弟弟和自己的心腹大臣要推翻自己,氣急攻心,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可是大勢已去,眼見他們的正義之師已經兵臨城下,南宮宿飲恨自殺。臨死前,他用最後的力氣詛咒了慕容生:“逆臣慕容複!枉朕對你如此信任!你居然密謀聯合朕的親弟弟來推翻朕!你負朕!朕詛咒你的後代子孫氣運羸弱,一代不如一代,直至你慕容家消失殆盡!”說完拔劍自刎。他的眼睛至死都瞪得大大的,裏麵滿是怨毒與不甘。

慕容生看著南宮宿的屍體,歎息一聲,與南宮俊商量為南宮宿舉行大藏,對外稱南宮宿駕崩。

南宮俊登基,勤政為民,厚施恩德。百姓都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對南宮俊都非常愛戴。

慕容生對此非常滿意。他從來未曾後悔過當初自己的決定。百姓的安生重於泰山,為了江山社稷,他慕容家的犧牲又算得了什麼。

帝國越來越繁榮蒼盛,歌舞升平一片。

匆匆幾年過去,南宮俊對慕容生越來越倚重,對他的意見非常重視,封賞也格外優厚。

慕容生在無意中認識了一位棋友,此人不僅棋藝高超,茶藝更是精湛。慕容生對他非常有好感,隻見此人相貌清臒,仙風道骨,隻是眉宇間有濃濃的憂戚之色,似乎有什麼事情常年困擾著他。慕容複與他一見如故,看他總是愁眉不展,很想為他分憂,便問他:“沈兄似乎遇到了什麼難題,可否告知在下,好為沈兄分憂解難。”

那人搖搖頭:“慕兄的好意在下心領了,隻是在下所遇之事實在是一般人難以幫上忙的。”原來,這人並不知道他眼前坐著的這個就是鼎鼎有名的慕容生丞相。慕容生與他交友,隻告訴他自己姓慕,所以他才會認為自己幫不上忙。

慕容生不動聲色,繼續問道:“沈兄,雖然不知你遇到的是什麼難事,但是在下也還有幾個朋友,說不定能幫上忙也不一定。“

那人想了想,歎口氣之後便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慕容生。原來此人就是世稱神醫的沈千。他因為名氣太大,來找他醫治的人很多。有一次,當地有一家勢力的極大的鄉紳來找他上門診治,原來這家的小姐無意中得了一種怪病,找了很多大夫都醫治不好,聽說他醫術高超就來請他,可是這樣鄉紳平時驕橫跋扈慣了,來請他去治病的下人態度非常不好,惹他不高興,他就不同意去。可是就是這麼一耽誤,錯過了給那小姐最佳醫治的時間。當他終於同意去醫治小姐時,那小姐卻在他的手中實力。鄉紳認為是他害死了自己的女兒,對他恨之入骨,便找人四處追殺他與他的家人。在逃難中,他的兒子兒媳都不在了,隻留有一個孫子與他相依為命。這些年來,他隱姓埋名,深居簡出,可是那幫人最近又出行了,似乎發現了他與孫子的下落。所以他才會如此憂心。

說完,沈千有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慕容生說:“真是好霸道!好無理!豈能容這等人繼續猖狂下去!“

沈千說:“可是他家勢力極大,跟朝廷很多大臣都有關係。我也被逼無奈報過官,可是他們不僅不管,還幫助那幫人助紂為虐,總之是有怨難申哪!所以慕兄說要幫忙的時候,我才說,你是幫不上什麼忙的。”

這時站在慕容生身邊的小廝說:“沈先生,您有所不知,您麵前這位正是當今鼎鼎大名的丞相慕容生!您說,您的忙我們家老爺幫不幫得上?”

沈千一聽,連忙站起來,鞠躬道:“忘丞相大人恕罪!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大人,還請大人莫要放在心上!”

慕容生將他扶起,說:“沈兄,你我一見如故,莫要拘泥這些凡夫俗禮。也莫要大人小人這般稱呼,倒是生分了!你還是叫我慕容吧!”

沈千再次行了一個禮說:“豈敢豈敢!”慕容生連忙扶起,說:“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解決沈兄的難題,所有沈兄千萬不要見外。”

慕容生想到那夥人既然已經發行了沈千的下落,那就將沈千與他的孫子一同接到慕容府上居住,任他勢力再打,諒也不敢打他慕容生的主意。沈千千恩萬謝後,與孫子一同住進了慕容家。慕容生對外聲稱沈千是自己表親,那些人聽說沈千的身份居然是丞相的親戚,哪裏還敢打他們的主意,很快就從京城消失了。慕容生聽到沈千說那家鄉紳勢力極大又與朝中大臣有瓜葛,便命人巡查這鄉紳的背景。一查之下發現,這鄉紳之所以敢這麼驕橫跋扈,原來是兵部尚書的本家。想著這兵部尚書總是與自己作對,且為人品行很不端正,如今拿著他的證據,慕容生便向皇上遞上了一本折子,訴說兵部尚書的種種行狀。皇上看了非常動怒,削了兵部尚書的官職,沒收了他的家產,將兵部尚書打下了監獄。

沈千這下安全了,對慕容生感激不盡。再加上兩人性情相投,都將對方引為自己的知己。沈千的孫子沈藍尋也很討慕容家的歡喜,對他關懷備至。沈千本打算回老家,可是慕容生舍不得他,便將極力挽留他在家中繼續做客。盛情難卻,沈千答應繼續留在慕容家。再加上這幾年的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他也深感勞累。沈藍尋年紀很小就與爺爺他們東躲西藏,現在終於尋到一個安生的所在,他也不想走。

慕容生覺得這個小男孩小小年紀處事沉穩,遇事波瀾不驚,對他甚是喜愛。

過來兩年多,慕容家的大少爺慕容熙的夫人就懷孕了。慕容家舉家都很高興。因為慕容熙與夫人成親多年,一直未有子嗣,這讓他們所有人都很焦心。現在好不容易懷孕了,自然要好生對待。沈千就擔下了為少夫人保胎的使命。少夫人的肚子一天天隆起,沈藍尋每次看到都會對少夫人說:“嬸嬸,妹妹在肚子裏越來越大了。”

少夫人說:“尋兒怎麼就這麼肯定是妹妹呢?也可能是弟弟啊!”

沈藍尋堅定的搖搖頭說:“不是弟弟,是妹妹!我知道!”

眾人對他說的話都不以為意。不久之後,少夫人就生了,果然是個女兒。眾人嘖嘖稱奇。

慕容生為孫女取名為竹,慕容竹。

沈千離開家鄉數載,思鄉情切,加上最近幾年身體越來越差,他便向慕容生提出想回家養老的想法。慕容生知道這次是再也留不住了,便同意送他與孫子回老家。桃花潭水深千尺,怎及他們依依惜別情。

沈千與孫子回到老家。沈家因為世代名醫,生性淡泊名利,所以將家安在深山之中,深居簡出。沈千回到家。家裏還是和離開時一樣,隻是多了厚厚的灰塵。兩祖孫將家裏上上下下打掃幹淨,住了下來。

期間,沈千因為身體的原因,極少出診,都是讓沈藍尋出手。沈藍尋雖然年齡尚小,可是因為天資聰穎,領悟力非常人所及,他的醫術有爺爺處傳承下來,醫術精湛。很快,他少年神醫的名頭便傳了開來。

就這麼過了兩年,一日,沈千接到了慕容生的手信。信上說:因為孫女自出生下來便身體羸弱,名醫與珍貴補藥吃了很多,可是完全不見一點起色,現在反倒越來越瘦。本來慕容家的子嗣就少,看到這掌上明珠受了這麼多苦,他們心裏真是焦急萬分。故此想求沈千幫忙為孫女診治,調養身體。

沈千感念慕容生的救命之恩,再加上他對慕容家本身的感情,這忙他是肯定要幫的。他便下山到慕容家,看到慕容竹小小的年紀,卻麵如菜色,身體叫其他同齡小孩瘦了很多,她這身體不是一時三刻就好得了的。他與慕容生商量,將慕容竹帶到山上留在自己的身邊,好生調養。慕容生雖然舍不得,但是為了孫女的身體著想,也不得不如此。慕容家含淚送別他們,隻希望沈千能夠將慕容竹的病治好,那就太好了。

慕容竹來到沈家,沈藍尋非常高興,可是看到兩年前還粉雕玉琢的小妹妹如今居然如此瘦弱不堪,心裏覺得很難過。暗暗發誓,要用畢生所學醫治好她的病,讓她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