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湘等川軍將領組成了“三劉一賴”的聯盟後,他們聯名致電了北洋段祺瑞政府,要求將楊森本人調離四川,前往北京任職。
北洋段祺瑞政府在接到川軍幾大巨頭的聯名通電後也是相當重視這個情況,段祺瑞連忙召集了徐樹錚前來商議此事。
很快徐樹錚就來到了中南海,段祺瑞也沒有繞彎子,直接說道:“又錚,現在川軍總司令劉湘聯合了川軍諸位將領聯名請求將楊森調往北京任職,看來楊森大勢已去,看如何安定四川才是當務之急。”
徐樹錚連忙說道:“段兄,現在四川之亂,亦不是你我能草率決定的。如若我們此時依了劉湘的意思,那麼楊森那裏我們亦不好交待。再說當年是你段兄默許吳佩孚借兵給楊森,讓他打回四川的,如今他做不了四川之首,我們也不能做的太過是吧。”
段祺瑞何嚐不知啊,可是如果不按照劉湘的意思做,恐怕把劉湘逼急了他回倒向******。到時候勢必會造成連鎖反應,那可不是他北洋一家能應付的。
段祺瑞連連搖頭說道:“又錚,你此言差矣。如若我們此時不支持劉湘,那麼我們立劉湘為川康邊務督辦,節製全省兵力那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再說如果逼急了劉湘,他倒向北伐軍,那麼我們就得不償失了。再者,既然楊森犯了眾怒,我們也保不住他,讓他回北京也是為了他好。”
徐樹錚想了想說道:“段兄,你看要不這樣。我們先按照劉湘等川軍將領的意思,下令將楊森調離四川,前往北京任職。楊森勢必不會接受命令,趁機起兵與劉湘一決雌雄。在楊森起兵之際我們派使者或者給楊森發一封電報如果他能取勝我們將承認他四川之地位,如果他不能勝,我們也將在北京為他留個好的職位。這樣我們即滿足了劉湘,也不用得罪楊森,也不必擔心他們會倒向北伐軍。豈不是兩全其美的辦法,至於他們川軍自己的內亂,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吧,我們隻看結果就行。”
段祺瑞聽了也是哈哈大笑:“又錚,不愧是小諸葛啊!!!!”兩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就在段祺瑞在發布調楊森入北京的命令前,楊森就接到了段祺瑞和吳佩孚分別發的電報。意思很明了,支持你打內戰,但是不能在實際上支持你。如果你勝,固然是好。如果不幸戰敗,那麼北洋老段和老吳也不會虧待你楊森。
楊森在接到電報後,也是一臉惆悵。以現在的實力開戰,無疑是以卵擊石。就拿川東地區的劉文輝,川西地區的西川王,川南的劉成勳,遠在重慶的四川王劉湘,更有長江邊防軍賴心輝,自己空有四川首府,又有何用。這幾股勢力把自己牢牢的圍困在中間,使自己不得安心。現在隻能等待援軍,而後再進行安排。
1925年4月9日楊森在CD召開軍事會議,決以武力打破防區,發起四川“統一之戰”,進攻賴心輝、劉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