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誠實和守信
你的誠實度夠格嗎
我們從小就是就受“誠實教育”長大的,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的父輩們就教育我們要誠實,要守信,但是當一個人長大成人的時候往往很難做到,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我們成人以後的行為準則往往都是跟我們的父母們學到的,看到他們的行為於是模仿,但是很多父母都沒能做到“身教”,在我們成長以後,思想和行為都比較成熟了,就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自我調整自己對於誠實的概念。
我們先來做個測試題,看看你的誠實度有多少:
1.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給誰打電話尋求幫助?
是的→2
不是→3
2.以前的好友越來越少?
是的→3
不是→4
3.發現不是和朋友之間的聯係少了,而是溝通上出了問題?
是的→4
不是→5
4.打出去的電話要比接進來的電話少得多?
是的→5
不是→6
5.如果別人是因為無聊才找自己聊天,你會覺得很沮喪?
是的→6
不是→7
6.很久沒有被感動過了?
是的→7
不是→8
7.覺得隻有愛人才是最值得依靠和信任的人?
是的→9
不是→8
8.覺得自己一生都十分的孤單?
是的→11
不是→9
9.沒有借錢給朋友的經曆?
是的→10
不是→11
10.不會和自己差距太大的人做朋友?
是的→A
不是→B
11.對父母其實不是很孝順?
是的→C
不是→D
A 輕度漂染
其實你還算是一個比較誠實的人,隻是你是一個很不容易相信別人的人,但是如果一旦相信了就會非常的坦然,為人也比較極端,不能忍受睜隻眼閉隻眼的半吊子狀態,所以脾氣有的時候會比較的火爆,這樣的你不容易成為虛偽的人。但另一方麵你又是一個非常聰明、習慣洞察別人的人,懂很多的道理,也有很多的經驗,所以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和別人相處。但本質上還是一個很誠實的人,所以性格雖然多變,本質卻很淳樸。
B.陷入泥沼
你已經被虛偽的風氣完全影響了,甚至有些認同,所以你是一個不誠實的人哦,而且你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當麵奉承、說謊已是你通向權貴之路的必要手段。
C.內外兼修
你是一非常典型的極端分子,對這個社會簡直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直到最後失望至極,到現在的無所謂,要虛偽大家一起虛偽的一種狀態。所以,你是一個表麵不誠實的人,但其實你很渴望和人真誠地溝通交流。期待自己能遇到真正的感情,並保持著自己的真誠與同樣真誠的人一起交流。而在外,你已經可以很好地和人打交道了。你做得非常好,而且做到了內外兼顧,既出世又入世。
D.你很誠實
你是一個瀕臨絕種的絲毫不虛偽的人,其實你也沒有很刻意地去維持自己的誠實,隻是你就是一個為了誠實和幹淨而生的人,你從來不強調自己是一個多麼誠實的人,當然也不標榜自己的德性。但是你就是做到了別人做不到或者是很難做到的事,非常的誠實,不願自己活在這個充斥著謊言、偽善和虛偽的世界。你可是一個全身上下都體現著人性美的好人,可是你並不願意成為典型。
用一“誠”字走天下,天下自會包容你
我們從小大概都有這樣的經曆,小時候父輩們常常會這樣告訴孩子們:考試成績如果達到了多少多少分,就會得到想要的玩具或者是去公園玩,但是當孩子們真正到達了那個分數的時候,父母似乎早已忘記了當初自己的諾言,不是他們故意不遵守自己的諾言,而是他們已經習慣了用諾言來誘導自己的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們自然不會再相信自己的父母了,自己最親的人都不相信了,還能再相信誰呢?父母都這樣能輕易地撒謊,孩子又何必要嚴於律己呢。
所以遵守信用,就應該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人,包括你至親的父母和孩子,要嚴格的要求自己說的每一句話。真正的守信者都不會輕易許下諾言,但也不是一輩子不敢許諾的人就有誠信。要不要許諾,要考慮到自己能否能夠兌現,如果一旦答應,就必須要做到,對不懂世事的孩子更應該如此。
在英國的18世紀有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晚上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給攔住了,小男孩兒說:“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我不買。”紳士說,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往前走,小男孩兒追上來說:“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紳士見躲不開男孩兒的糾纏,便勉強地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就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迅速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都沒有回來,紳士覺得自己被騙了,於是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辦公室裏工作,助理說有一個男孩兒要求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稍微矮了一點,穿得比他更破爛,他羞羞答答地說:“先生,對不起,我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紳士問:“你哥哥呢?”“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深深震動著。“走!我去看看你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紳士看到家裏隻有男孩兒的繼母在照顧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生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看到這,我們不禁要深思和自我反省,孩子的幼小的心靈是最純淨的一片土壤,要在這片純淨的土壤上撒出最新鮮的誠信種子,是需要前輩們的努力配合,雖然故事中的孩子是孤兒,但相信他的父輩們給他們做出了絕對的榜樣,但是現在的社會的確是變了,前輩們在做有違背誠信的事情的時候,至少不要讓聰慧而敏感的子孫們感受到。
30年前有一個男人剛剛和她相識,當時,雙方的家庭都沒有裝電話,所以聯係很不便,有一天他約她晚上看電影,但是他有突發事件有事要去台北出差,他覺得自己是能夠及時趕回去的,後來發現來不及了。回去的最後一班飛機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了。
他在台北沒有給她打電話,回家以後也沒法再打電話給她,於是他騎著摩托車到了她家門口,但是她家的燈已經熄了,他想他們休息了。於是他在電燈杆底下借著路燈寫了一封信,裝進了事先準備好的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裏。
第二天,她發現了這封信,她本來是失望的,覺得這個人不守信用,但是看了這封信,她接受了他。她的父親並不覺得這個年輕人是理想候選人,比他條件好的人有很多。但是她對父親說:“就是他,我就這麼決定了,就嫁給他!”
這個年輕人就是台灣著名培訓師餘世維博士,是他的誠信贏得了愛情。
有位哲學家這樣說過,人的境界可以分為五種,追求真善美乃是最高的境界。這其中的“真”就是誠信。在“健康”“美麗”“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這七個人生行囊中,我們可以丟棄“美麗”而粗陋,可以丟棄“金錢”而貧窮,也可以丟棄“榮譽”而平凡,但切不可丟棄“誠信”而欺詐。
所以說,誠實暗含著的取向太寬廣了,是你的人品和人格的肯定的方式,它也將你的人生推向了極致。
第四節 拚搏和奮鬥
生活因拚搏而精彩
拚搏和奮鬥是人格形成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在我們的人格中,如果缺乏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的話,那麼很容易走上一條不歸路,比如,對待欲望和誘惑很難把持住,但是如果你擁有了拚搏和奮鬥,整個思想都是積極向上的,就很難被其他事物所左右,至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念,才不容易被世俗的事情所左右。
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如今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這個故事成功地詮釋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背離了他的落魄的業務員如何刻苦努力地善盡單親父親的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誌故事。
已近而立之年的克裏斯,在自己28歲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於是發誓要做一個好爸爸,對家庭、對孩子負責。但是因為事業不順,生活極為潦倒,隻能每天奔波於各大醫院,賣骨密度掃描儀。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一份做證券經紀人的見習工作。
但是實習生有20個人,他們必須要做無薪工作六個月,而最後隻能有一個人被錄用,這對於克裏斯來說無意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這個時候妻子因為實在不忍窮苦的生活,把孩子扔下獨自去了紐約,克裏斯和兒子也因為貧窮而失去了房子,過著東奔西跑的生活,他一邊賣骨密度掃描儀,一邊做實習生,最後還必須要去教堂排隊爭取到教堂救濟的住房。但是克裏斯卻一直非常樂觀,並且教育自己的兒子,不管怎樣都不能喪失希望,尤其是在籃球場說的那段話:別讓人家跟你說,你成不了大器,即使我不行。因為貧窮,克裏斯甚至去賣血。功夫不負有心人,克裏斯終於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脫穎而出,成為股票經紀人,後來還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故事開始的時候克裏斯說:“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搭公車。”
發現在自己麵試時幫自己照看掃描儀的女孩帶著儀器跑開而將其追回的時候,克裏斯說:“我生活的這一部分叫做犯傻。”
麵試的時候克裏斯說:“我就是這樣一種人你向我提問如果我答不上來我就會告訴你‘我不知道’但我保證我清楚該怎樣找到答案,我會找到答案的。”麵試官問:“假設有個人不穿著正裝就跑過來麵試然後我卻錄用了他,你會怎麼評價?”“那他的褲子一定很考究。”
成為經紀人後的克裏斯說:“我生命中的這個階段,這個很短的階段叫做幸福”。
這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惜一切代價的克裏斯,他每一天都活得很真實,即便是在麵試的時候也沒有一句虛套的話,他是一個時時刻刻在為自己心靈洗澡的人,所以他遲早會成功,離開他的人,必然是一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