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黃沿途一路,算是玩的瀟灑。
前世因為謹記孤兒院老院長一句別在身體智力最允許你吃苦的好時候去安逸。
所以很少能一人背著旅行包踏足山河。雖說自問在市裏圖書館和清北圖書館也算是閱盡不少事情。
別的不去說,就是民國後四十年的市裏建設記錄,很多細小微微之處,
甚至連大柵欄和幾個牌樓樣式何時有什麼改動。
都一筆帶過。詳細到哪個工匠的姓氏。
有次去建築係旁聽,被一個有過幾麵之緣的老頭抻起來,
非得讓談談以林梁夫婦兩位跌宕情史而為人所知的幾次市內建築改建保護。
一個以經濟學而聞名清北的孩子,要是在這些立誌為祖國建築事業奉獻一生的學長麵前,實在是不夠看的……
這九成九是因為上次李青黃說過
林先生在那個時代眾多出彩女子中,
就即便是其文采風流略勝於陸女士那前半生顛倒眾生的繁華豔麗,
也遠遜於陸夫人後半生那素衣清淨癡癡念念。
那老頭“懷恨在心”。
就是現在死過一次後,想來依舊不勝唏噓。
孫胖子路上無心一句,讀懂各個時代的出彩女子,也就讀懂那時天下形勢
讓李青黃深以為然。
可是這樣女子,以後人角度敬仰遙想那時風姿自然快意。
但是一隻雪白鴿子帶來書信寫來,那女子就住在自己家中。
就讓李青黃非常難受了,
那書生死後除了留下一生學識記憶外,猶有一幕格外清晰獨立。
甚至還要在吳姑娘清越小調,和爺爺抽煙之上。
林大菩薩。白僧衣,,烏篷船,洛水神仙一般的人物。
真是糟心的很,以前那書生是如何想法,李青黃不去想。
可是這樣女子,他李家養不起,也不想養。
至少在前世李青黃是想象不出,若是班禪娶妻是如何震動人間。
倉央嘉措那樣人,且不說林姑娘做不來,李青黃時刻都不敢忘了,自己家蹲著一個貌似風姿超絕,其實心眼小的最娘們的娘們兒。
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