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謝迪赫4次創造了鏈球世界紀錄,連續獲得第21、22屆奧運會冠軍,人稱他是戰績赫赫的“鏈球王”。
當人們問他怎麼迷上鏈球並成為世界冠軍的,他說:“我不過是想試試,看看我能不能把鏈球扔得比別人更遠些。”[HT]
試就是機會。在該試的時候,隻有敢於試,才會有機會。這樣的試就是做。
記得一位偉人說過,一個實際行動,勝過一遝綱領。做,遠離了空談;做,創造了世界;做,架起了實現理想的橋梁。敢做是善做的基礎,善做是敢做的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隻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做之中,生命之花才會燦爛無比。
愛迪生不斷嚐試才有了偉大的發明,在這些嚐試中有的甚至危及到生命。經曆錯誤才能深刻地意識到什麼是禁區,才能避免重犯錯誤。假如他不敢嚐試,那麼他會有後來的成就嗎?
有人說過,機遇是一位神奇的、充滿靈性的,但性格怪僻的天使。它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但絕不會無緣無故地降臨。隻有經過反複嚐試,多方出擊,才能尋覓到它。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的人不喜歡嚐試,不願走崎嶇的“山路”,遇到艱辛或繞道而行,或望而卻步,他們也就與機遇無緣。而另一些人,總是很有耐心,嚐試著解決難題,不怕艱難險阻,結果恰恰是他們抓住了不可複得的機遇。像謝迪赫一樣,我們應該知道怎樣的行動是有效的,懦弱和猶豫始終是失敗者的寫照。而隻有那些勇於嚐試,跌倒之後能夠堅強地站起來,“膽大心細,不怕當醜小鴨”的人,才會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才能成為各行各業的“領頭羊”。
故事鏈接
1955年6月11日,出生在伏爾加河畔的尤裏·謝迪赫,身高186米,體重110公斤。1971年(16歲)成績為5702米,1972年6296米,1973年以6904米獲歐洲青年冠軍並創世界青少年紀錄;1974年第一次突破“70米大關”,成績為7084米;1975年第一次達到7500米;1976年他參加蒙特利爾第21屆奧運會,以充沛的體力和驚人的臂力,奮力一扔,將鏈球擲到7752米處,為蘇聯奪得鏈球金牌,並創奧運會紀錄。1981年,在第3屆世界杯田徑賽中,謝迪赫又以絕對的優勢,獲得鏈球金牌(7742米);1982年,他以8166米再獲歐洲冠軍。尤裏·謝迪赫是獲得過列寧勳章的9名蘇聯田徑功臣之一。他是莫斯科體育學院研究生,曾撰寫題為《鏈球運動員各種力量訓練手段的效果》的副博士學位論文。這位世界田徑史上成績最卓著的鏈球選手,被稱為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世界鏈球之王,為蘇聯的田徑事業增光添彩。1987年國際田徑聯合會在成立75周年舉行紀念活動時,將謝迪赫1984年7月3日在科克創造的8634米的世界紀錄評選為“一百個金色時刻”之一。
庫索辛斯基,沒有什麼能阻擋我奔跑
在波蘭,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英雄,他是波蘭曆史上第一個獲得奧運冠軍的運動員,同時又是抗擊法西斯的英勇戰士,無論是在運動場上還是在反法西斯的戰場上,他都是波蘭的驕傲。他的名字是雅努什·庫索辛斯基。
男子10000米自第5屆奧運會被列為比賽項目以來,長跑運動強國芬蘭一直蟬聯了幾屆此項目的金牌,相繼出現了科勒赫邁寧、努米、裏托拉等長跑名將。但在第10屆奧運會中,芬蘭人卻首次失利,敗給了波蘭人庫索辛斯基。貧窮的庫索辛斯基穿著一雙並不合腳的跑鞋,開賽不久,由於鞋子夾腳,他每跑一步,都引起鑽心的疼痛。庫索辛斯基用幾乎失去知覺的雙腳,以30分11秒4的成績跑完全程,刷新了芬蘭運動員努米保持的奧運紀錄,比賽結束時,庫索辛斯基的鞋襪因被血肉粘住,無法脫下來。
1939年,德國納粹的坦克履帶碾碎了波蘭國土,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保衛祖國,庫索辛斯基換上軍裝,拿起武器。剛開始,庫索辛斯基當機槍班長,後升為排長。在保衛華沙的戰鬥中,他冒著生命危險,將身負兩處槍傷的連長背到後方醫院。華沙淪陷後,他和一些運動員共同經營一個“雄雞旅店”,作為抵抗德國納粹的秘密據點。不幸的是旅店被蓋世太保查封,庫索辛斯基被捕,最後為國捐軀。[HT]
庫索辛斯基用自己的努力打破了芬蘭人在長跑項目上的神話,他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主要在於他的拚搏精神,在10000米長跑中穿著一雙不合腳的鞋對一個運動員來說是十分痛苦的事情,然而庫索辛斯基成功超越了自己,突破了心中的那個限製。
拿破侖·希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成長中唯一的限製就是自己心中的那個限製。”青少年要成就一番事業,就應當勇於打破自己內心的局限,勇於挑戰,這樣才能做最強的自己。
相反,我們知道,自我設限容易捆住自己的腳,缺乏對“沒有什麼不可能”的足夠的信心。我們在成長中也有很多類似的經曆,以為某些事是自己無法完成的,但當你突破自我,勇敢地去打破這個局限,你就會獲得戰勝自我的體驗。
戰勝自己、克服膽怯的心理,就等於戰勝了最強大的敵人。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當勇敢地麵對挑戰,隻有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為最強的自己。
庫索辛斯基的故事還告訴我們,戰勝自己、克服膽怯,就等於戰勝了最強大的敵人。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應當勇敢地麵對挑戰,隻有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為最強的自己。
故事鏈接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波蘭為了紀念這位奧運冠軍和以身殉國的民族英雄,以庫索辛斯基的名字命名了華沙的一座文化公園和一座體育場,並且從195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庫索辛斯基國際田徑賽”。如今,這一賽事已經成為歐洲的一項重要田徑比賽。庫索辛斯基創造的男子10000米奧運會紀錄保持了16年。直到1948年,在第14屆倫敦奧運會上,捷克斯洛伐克運動員埃米爾·紮托貝克創造了新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