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巧遇郭嘉(3 / 3)

“請問兄台看的何書?竟如此入迷?”

此時麵前的讀書人方才緩過神來。放下書,雙手抱拳道“失敬失敬,我所看的正是本朝司馬大人所著《史記》一書,看仁兄也是讀書人,不知高姓大名?”

本來時劉辯準備要問對方的,卻被對方反問,劉辯深知自己的名字與當今天子同名同姓,此為大罪。便靈機一動,

“在下劉辛言,單名一個辛字。這位是我的同窗叫王科,字勤德”他將劉辯的‘辯’一分為三,也就是叫劉辛,字辛言。王科也抱拳向對麵示意。

“在下郭嘉,字奉孝。仁兄姓劉,莫非出自皇族?”

郭嘉乃是三國時期曹操的頭號謀士,先是從事於實力最強的袁紹,後發現袁紹並非成大事者,故而轉頭拜在曹操門下。劉辯欣喜萬分,心中早有盤算,抱拳道“兄長大名,在下早有耳聞,不知仁兄可否可否賞臉到對麵的酒樓一敘?”劉辯也沒有回答對方的話,直接請了郭嘉。

郭嘉倒也沒有像電視劇裏那種文人之間的墨跡,直接說了句“請”。

三人徑直來到剛才的酒樓,吩咐小二找了間清靜的雅間,三人坐定後。劉辯問道

“奉孝兄台為何在此?以兄台的才能理應入朝為官,施展抱負”。

“今日既然有緣在此,我就實話實說了。我本禹州人士,前幾日前來京城也正有投身為官的想法,我有一好友,現正在京城為官,那日我與他小聚得知,京城之內暗流湧動,殺機重重,京城之外,董卓狼子野心,不到半月便可直達京城,我預測,天下將要大亂,故而流竄於市井之間,一方麵消息靈通,另一方麵,也想賣字籌集盤纏。袁本初一家四世三公,到時天下一旦大亂,必為實力最為雄厚的一方,吾正要準備投奔冀州”。

“兄台所言均是先見之明,令在下佩服。奉孝兄方才所言在下也剛剛得知,既然仁兄已經開誠布公,實不相瞞,在下也正在籌措此事,而且據我所知,十常侍與何進將軍素來不和,並且就在最近準備趁何進將軍身邊無侍衛時伺機刺殺,何大將軍要是死了,董卓必反”。

“那麼言辛兄的意思是、、、、?”

“沒錯,我現在正準備一方麵假傳何將軍軍令阻止董卓進京,另一方麵,阻止何將軍最近入朝,以防不測。京城中必然有董卓的耳目,何將軍要是出事董卓必反,隻要何進將軍尚在,董卓至少也會安分點。”

聽完劉辯的計劃,郭嘉有點震驚,忽悠何進與董卓那可是虎口拔牙一般,稍有不慎就掉頭的事情,問道“剛才吾問過仁兄為何人時就避而未答,不知現在可否告知在下?仁兄為和冒此大險?又為何告訴在下呢?”

劉辯故作深沉的笑道“我是誰其實並不重要,我隻有一條身份那即是大漢子民。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一旦天下大亂,百姓就得遭殃,更不知又會有多少將士戰死沙場。我知道先生有大才,此次計劃如得先生相助,成功的幾率將會更大。先生請幫我!”劉辯聲色聚下,說著起身施禮請求。

“仁兄心中藏有天下,令在下佩服。近些年朝廷腐敗,各地黃巾軍揭竿而起,大漢王朝已是病入膏肓,天下遲早是要亂的。隻因仁兄剛才那句大漢子民讓我由衷欽佩。也罷,你我同為大漢子民這次就當為大漢最後做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