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當兵,1949年之前和之後,人們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態度,1949年以前,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但凡是當兵或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或是因為過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了,選擇兵營逃避一時。1949年之後包括之前的中共領導的解放區,則是把優秀青年送到部隊上去、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等等,總之,當兵開始有了光環,於是想要被部隊看上是要花上一番力氣的,無論城市還是農村。
1996年,我高中畢業,剛二十歲,嗬嗬,一般人高中畢業都是19歲,不過我不同,因為我不是一般人,從小學開始數學就不好,那時候還沒有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倘若主課不及格,哪怕是一科不及格,都是要留級的,所以我小學二年級,數學59分留了一年,小學四年級數學59分,又留了一年,盡管五年級以全鄉第六名的高分升入初中,麵對用字母代數字的代數,我再次慫了,從此,凡涉及數學的幾何、物理、化學,我一律不及格,初升高的考試中被一所有”婚姻介紹所“之美譽的職業高中給錄取了,讀的是跟數學物理化學都有重大關係的建築係,可想而知,我又成功地混了兩年,拿到了人人都能拿到的高中畢業證,灰溜溜地畢業了。
我讀的高中在曆史上也是曾經輝煌過的,***同誌親自為這類學校題寫校名”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前輩們半工半讀,為學校建設起了林場、農場還有一個在當地都很有名的酒廠,前輩們也非常爭氣,他們畢業後能文能武而且普遍掌握了紮實的技術,被各鄉鎮所看重,即便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縣裏大部分鄉鎮的科級幹部依舊是以我們學校的畢業生為主,他們確實為我們地方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這算是我們學校最值得回顧的一段曆史吧!然而,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77年國家恢複高考之後,大學教育日漸普及,從人事體製上來說,各級政府的空缺崗位有各個大學的畢業生們填補,職業高中從此失去了招生最大的招牌,優秀學生自然進入到中專級的師範以及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中去了,職業高中為了生存,所接納的都是各個初中成績令人著急的畢業生。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自己身處的環境都是優秀學生都非常努力,自己哪怕是再懈怠也會被環境推著向前走,如果,自己身處的環境同學們來自各個學校的令人著急群體,你要是想不被環境影響而獨自勤奮,那你非得是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斯人,有著真正的決心。我當然不是這個斯人,因此在一眾非斯人的群體狂歡中,我渾渾噩噩地度過了自己的高中時代。
職業高中不同於普通高中,普通高中高中完了有高考,有繼續升學深造的機會,而職業高中沒有,畢業了就意味著從此離開學校,成為一個社會人。職業教育的初衷本是通過職業教育,為國家社會培養中等技術人才,確保工廠企業不出現人才鏈的斷裂,隻是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國家和社會等來的從職業高中畢業的合格的技術人才隻是少數,大部分職業高中畢業生們畢業就是失業,當然少數家庭有背景的同學,先是進入到鄉鎮的政府或是縣裏的某個局做一段時間臨時工,過個幾年通過某種不言自明的考核便轉正了,成了國家人事編製中正式的幹部或者職工了。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家裏的親戚也沒有做官的,因此我的畢業就意味著失業。九十年代裏我們縣的風氣都不太好,年輕人以能在社會上混為榮,以能打架能用武力欺負老實人為榮,所幸,盡管成績不佳的我,也向來以讀書人自居,是不屑於與痞子混混們為伍的,因此畢業後閑居在家的這段時間倒是平靜,自幼語文成績較好的我向有當作家的夢想,因此,依舊隻是看書亂寫,希望能夠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