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洋海墓地中發掘的陶片、土坯和羊毛氈進行了孢粉和植矽體分析。孢粉組合反映了當時以禾本科、蒿屬、麻黃屬和藜科等草本植物為主的幹草原植被。植矽體組合以具圓錐形的C3草本類和具鞍形的C4草本類為主,這些草本類中的短細胞形植矽體指示了當時冷幹的氣候環境。
綜合洋海墓地出土的木材、禾本科糧食作物、草本植物等植物遺存,以及孢粉和植矽體等資料,我們可以重建當時的植被景觀:古洋海人的部落位於綠洲內,綠洲之中有河流、耕地和濕地。農耕地是先民發展農業、求生存的寶地;濕地上生長著喜濕的草本植物,如小獐毛、蘆葦、稗子、香蒲、莎草科植物、蓼科植物以及一些喜濕的蕨類植物;河道旁有胡楊、柳等喬木樹種;綠洲外圍分布有以蒿屬、麻黃屬和藜科等植物為優勢的幹草原,在綠洲外的高山上分布著雲杉等針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