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時的期望值一定不要太高
兩個人走到一起的方式很多,相親就是其中一種,盡管人們很享受兩個人從相識到相戀過程中的朦朧與浪漫,但是大多數人不得不正視現實的婚姻。事實上,麵對婚姻時,很多人更傾向於相親這種缺乏蒙朧色彩的現實方式。當然,相親也可以浪漫,但最讓人看重的還是相親的結果:是否能夠找到值得自己一生去愛的人。
相親是男女之間以婚姻為目的的一種現實而又普遍戀愛方式,無論從什麼角度而言,它都是一項嚴肅和神聖的活動。盡管相親方式太過傳統,但是仍有不少人選擇這條路,也許是因為無奈,也許是因為好奇,不論持著何種心態,大家都有相同的一點,那就是彼此之間往往都是未曾謀麵的陌生人。
相親過後,幸運者水到渠成,喜結良緣;而那些沒有成功的人,也許一麵之後成了朋友,也許又歸於陌路。但是,無論結果如何,人們相親的目的是明顯的:每個人都希望迅速找到天作之合的另一半。因此,多數相親的人非常看重相親的過程,甚至有些人對於相親的期望極高。這種觀念是不好的。
其實,相親你就當是吃頓飯,吃得開心就多聊兩句,氣氛尷尬吃完就走人,沒有誰會怪罪你的。相親如果能遇到你的白馬王子,那你是幸運的,如果遇到青蛙王子,不要著急,也不要煩惱,那就繼續尋找吧。
認識別人需要一個過程,千萬不能急於求成。有的女孩往往希望一次相親就可以讓自己找到合適的伴侶,這顯然是把相親理想化的一種表現。一次相親要許下一生相伴的誓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相親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從相麵開始,接著體察言行舉止,再就是了解對方的內心,比如人生觀點、品格、處事方式等。如果彼此不討厭,那麼就可以適當地了解家庭狀況、經濟條件等更加現實的問題。了解是雙向的,而感情是需要積澱的,一見鍾情的事畢竟是少數。
有的女孩往往直接從相貌上品人,一看長的不如自己意思,就直接PASS,這樣是不對的。如果雙方不討厭、不反感就應該給彼此一個深入對方內心的機會,先不要要求相貌出眾,而應該多考慮下男方的品行和責任感,也不要過分的看重物質條件,雖說兩個人在一起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大家都是年輕人,兩個人在一起共同奮鬥也是個彼此了解,加深感情的辦法。有了同甘苦的基礎,以後的路才會更好,生活才會更甜蜜。記住,不要過分挑剔對方的缺點,畢竟已經是個與自己不相幹的人了,實在沒有這個必要,也許就因為你的相親時的一點寬容,幸福就隨你而來。
相親看起來容易,其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如果沒有良好的技巧與正確的心態,相親就不會有多大意義。
在相親過程中,有些女性認為,沒有必要和第一感覺不好的人嚐試相處。其實不然。要知道,每一個相親者都帶著誠意與期望而來,過分苛刻隻會讓人感覺你缺乏誠意。如果你的條件很苛刻,那就意味著你的選擇範圍很小,在這樣的小圈子中也許你一輩子都不會遇到自己的“完美”另一半。
有這樣一個人,他一輩子獨身,因為他在尋找一個完美的伴侶。當他70歲的時候,有人問他:“你一直在到處旅行,從東方走到西方,從陸地到海上的小島,繁華的平原到人煙稀少的高遠,從陰冷的森林到熾熱的沙漠,你始終在尋找,難道你沒有找到完美的女人嗎?甚至連一個也沒找到?”
年逾古稀的老人不無遺憾地說:“是的,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個,她的確是一個完美的女人。”那個發問者說:“那麼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你們不結婚呢?”老人變得非常傷心,他說:“我能怎麼辦呢?她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完美的男人雖然令人期待,但卻等若夢想,沒有現實的基礎。明智的女孩應該懂得,你需要的並不是完美的男人,而是一個現實的伴侶。不要因為第一次見麵時“沒感覺”,就放棄去嚐試第二次、第三次相處,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在幾次見麵後才互有好感。
每次相親都是一個機會,能否把握住,就要看你的心態與努力。在相親時,你需要有一個合理的期望,要求不應過高過完美,而應讓給彼此一個相處的機會,並且為此多方準備促進相親成功。以下是相親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一些技巧:
(1)要衣著幹淨,即使你不打扮,也要穿戴整齊,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也許你可以考慮化妝,但不要濃妝,而應淡抹。
(2)注意小事情,這是從細節考察對方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