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青竹一事以過半月,青霞她們也到了蕭寧然的身邊。轉眼便到了三年一度的牡丹宴。
牡丹宴乃是國宴,從前朝一直沿襲到至今已有百年,這不僅是本土才子佳人才藝謀略切磋,亦是有外邦參加。如果在牡丹宴拔得頭籌,那麼說是在天下也排得上名號也不為過。牡丹宴不僅僅是權貴之間的宴會,在北臨的民間也設有專門的賽點,供平民進行切磋,如果成績斐然,便會交由禮部審核,再上交皇上,若能入得了皇上的眼便能一躍龍門。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每三年一度的牡丹宴,便會有大量書生湧入大京。而在牡丹宴,皇上也會進行賜婚,能在牡丹宴獲得皇上賜婚的,便是天大的榮耀,因此牡丹宴是學術切磋,亦是尋覓良緣之會。
而今年的牡丹宴空前盛大,原因便是寧王南澤堯率兵橫掃柔然大半疆土凱旋歸來,聖上龍心大悅,下旨為寧王接風洗塵。
說起寧王,蕭寧然並不了解,隻知寧王是先皇幼子,不滿十歲便被封王,十三歲率兵出征從無敗績,被百姓視為戰神。寧王幼年起就才智超然,六歲時便舌戰群儒,然而就這樣一位驚才豔豔的英雄至今二十有五仍未婚配。當真有當年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風範。
蕭寧然覺得可笑的是,這樣一位強勁的人物,她卻絲毫不了解,無論是民間亦或者是朝堂,大家對寧王的了解也僅限於此。不僅僅是他常年征戰在外,亦是因為他從不參與朝堂爭鬥,當年先皇駕崩,各皇子爭鬥之時,他便請旨要求前往關外。事後新皇登基,多次書信希望其能歸京,皆被他婉言謝絕,如今距離寧王當年請旨離京已有十年之久,寧王歸來,何不令人注目?
“柳兒。”清晨,蕭寧然用過早膳,便喚來柳兒交代自己要出門,讓她守好院落,自己帶著青竹青雲向城北商鋪走去。
城北的那些鋪子都是娘的嫁妝,自娘去世以後便一直由老夫人料理,方茹掌管府中中饋後,多次要求能理事那些鋪子,但是不論是護國公還是老夫人都態度強硬。等到蕭寧然四年前回府後,老夫人便將鋪子轉交給了蕭寧然,然而蕭寧然一直沒有去費心這些鋪子。
雖說他和楚君瀾是合作關係,亦有其一半財產,但是蕭寧然從來都沒有操勞過幾分,一直是楚君瀾一人打理。本就是楚君瀾打下的江山,自己也隻不過是碰巧救了他一命,再然後拿出了一點本金,楚君瀾便大方的分自己一半財產,這倒是要蕭寧然有點受之有愧了。
到達城北商鋪,蕭寧然走到一家店前。“琉金閣”三個大字映於眼前,琉金閣在大京並排不上什麼名號,隻是一家布料店,和其他普通布料店並無不同。蕭寧然帶著青竹青雲邁進店內,店裏裝潢也無特色,顧客不算少,但也不算多。此刻蕭寧然進去便有小二前來招呼:“這位小姐可是來看布?”
蕭寧然打量著眼前的小二,著裝整齊,笑容得體,態度恭敬。顯然是訓練有方,對此蕭寧然很滿意。蕭寧然走向一旁的椅子旁坐下微笑:“拿你們這裏成品較好的布匹看看。”
“是,請稍等。”說罷退下。
一會兒小二便拿著幾匹看上去就不錯的布匹前來:“小姐,這是我們店賣得好的幾匹。”說罷,把布匹放在桌子上一一為蕭寧然介紹:“這匹景容錦雖然不似雲錦那般珍惜難尋,但也是難得一見的好料子,最是稱您這種妙齡的女子。
還有這匹,這是從東秦引進的華錦,一如它的名字,光是布料模樣看上去就華貴無比。您手旁邊的這匹流蘇錦,雖然不名貴,但是舒適柔軟,是小店自己弄出來的。”說完便站於一旁。
聽到他的介紹,蕭寧然不免有些吃驚,之前是有人上報她說想自己試做料子,蕭寧然並不是很在意,隻是撥了點銀子便由著他去了,如今看來結果還不賴。其實蕭寧然如此輕率實在是不能怪她,因為她對經商毫無經驗,盡管她如今坐擁金山,但那金山卻不是她經營出來的。再者,她相信這老掌櫃的實力。
蕭寧然看著眼前的布匹淡笑不說話,喝了一杯茶後才起身,並未說要買,小二見她坐這麼久不買神色也無不滿,蕭寧然此刻更加滿意。走到門口時,才伸手將一封信送於小二手中:“交由你們掌櫃。”說完便走出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