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人生有度方坦然(4)(1 / 3)

我們說,人生是一種選擇,亦是一種放棄。所以,無論是選擇還是放棄等待,都是由你一個人的決定。等待雖是必然的,但是有時等待也是你自己可以選擇的,因為有的時候,一個等待必然是沒有結果的,那麼這樣的時刻,你不如放下執著,去試著等待其他隻要付出努力就有結果的事情。

在漫長的生命裏,能自由選擇是一種幸福,能適度放棄是一種灑脫。可惜,有時我們的選擇,隻有等待,沒有結果,這個時候雖然隻能黯然離開,卻不失為一種自我解放。有時我們的放棄,迫於無奈,含淚轉身,卻是心有不甘,不過這也可以看成是一個美好的遺憾。等待,要有價值,有意義,而其標準是什麼,你自己早就了然於心。

我們怎樣才能淨化世界

(一)

有一個小和尚問禪師:“我們怎樣才能淨化世界?”

禪師講了一個故事:“從前,在遙遠的部落裏有一位酋長,人們都很尊重他,覺得這個酋長充滿了智慧,每個人也都很信奉他的智慧,但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如何評價這個酋長,也沒有人知道他是否是個好人。可是,是好是壞又能怎樣呢?大家在酋長的帶領下生活得很富足。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突然某一天的下午,一場建築事故發生了。巧合的是,這個事故就出現在酋長和妻子所居住的地方,這場事故導致酋長和他妻子居住的房子倒塌了。趕來救人的村民都十分焦急,於是村民們不顧一切地開始在廢墟上挖掘,他們最終找到了酋長的妻子。酋長的妻子第一句話說的是:‘別管我。請先去救我丈夫,他當時就坐在那裏。’

“隨後,這些焦灼的村民們根據她的指點,將那個地方的碎磚石搬開,找到了酋長。酋長說的第一句話卻是:‘別管我。請先去救我妻子,她當時就躺在那裏。’如果一個人按照這對夫婦的方式做事,那麼他就是在淨化世界。”禪師講完這個故事,所有的徒弟都不發一言地思考著淨化世界的真諦。

(二)

其實,對於好壞,我們很難給出標準的答案,但是這個世界總是有點複雜的樣子,所以你可以試著去做個幫助別人走出迷局的人。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看別人的情境總是可以一眼就看出關鍵,也能給出有利於他們的建議,如果是這樣的話,請你不要惜言,用最平和的方式訴說你的想法,總有人願意接受你所給予的幫助。

奧麗亞娜·法拉奇曾經說過:“生活就是這樣一種艱難的嚐試。它是一場日益更新的戰爭。它所有歡樂的時刻全部都是微不足道的插曲,並且你將為它付出太高的代價。”所以,我們既然選擇了,就要無悔地去做,去嚐試。而對於那些已經錯過的人和事,不用再試著去挽留,既然無緣,又何必給自己徒添煩惱,即使找回來,也已經不是從前了。不如任由淡淡的歲月伴隨著淡淡的心,靜靜地走,優雅地坐,安然地睡,給生活留下最優雅的剪影。

(三)

有個故事說,在古印度時期,曾經有一個極為專橫的國王。有一天,這個國王忽然想要新造一個皇宮。負責規劃的大臣告訴國王說,若要把宮殿修建得堅實而華麗,必須選用一棵千年老樹做材料。於是,國王傳令下去,無論如何,也要尋得這樣一棵老樹。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國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樹。這棵參天大樹,正氣宇軒昂地屹立在眾樹之間。使臣前來稟報國王,說他們找到了一棵大樹,隻是那樹年代久遠,不知道砍了會不會太可惜。可是這個殘暴的國王才不管那麼多,當下命令工匠即刻就去伐樹。然而,這棵千年老樹早已經吸取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成了自然萬物中的一個精靈。這天夜裏,樹精靈趁國王熟睡之際,走進了他的夢裏,懇求國王手下留情,別讓它千年修行毀於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來修建宮殿了。要知道,你不過是一棵樹!”國王傲慢地說。老樹一聲歎息,說:“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罷了。隻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時候,別從根部下斧,您讓人從我頭上往下砍吧。”國王大為不解:“從上往下伐你,豈不使你肢體寸斷,更為痛苦?哪有從根部砍了你幹脆?”誰料,樹精靈卻誠懇地說:“陛下,從上往下伐我自然更加痛苦,可您瞧我,這般高大,若從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時,勢必壓死壓傷無數小樹。請您不要再多行殺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