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香消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徽商王氏,數代從商,經營有度,持節慎恭,雖為商戶然心懷天下、憂國憂民,資款百萬賑災有功,特嘉皇冠,望子孫追遠秉承祖訓,為商則範,欽此”
兩名青衣內侍恭立,中間一個手持皇榜,肌膚白膩,麵容親和的紫衣太監總管念完,底下嘩啦啦一群人跪拜在地,恭聲答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紫衣太監笑眯眯的掃了眾人一眼,前麵的跪拜的三個男子,一個較為矮胖,看著屈身頭著地的樣子看著像個圓球,這個應該是王府大公子王燁;另外兩個身姿挺拔,一個看著麵容白皙,氣質儒雅,眼中笑意深沉,不出意料應是二公子王鐸;另一個五官完美至極,眼睛黑沉,一身雲紋錦繡革絲緞更襯得他豐姿如玉、俊美無雙必是王浩無疑,隻是那眉宇間掩飾不去的怒意和哀愁又是怎麼回事。
再看為首一人隻見他年約五十,穿戴竹青雲錦華服男子,五官端秀隻是略黑的皮膚及寸許長的下須昭示著年華不再,隻見他從容立起笑容可掬拱手道:“勞衛公公親臨寒舍宣旨,王許感激不盡,府中略備薄酒,請公公賞臉一敘。”
紫衣太監笑得開顏:“喝酒倒是不必。百姓疾苦,皇上銘感五內,王家如此義舉,聖心甚慰。”
“哪裏,哪裏,區區百萬銀元怎入得皇上的龍眼,要不是公公美言,聖上也不能賜予我王氏皇商之名。”王許諂笑道。
“非也,咱家那有那個臉麵在皇上麵前進言,要不是五皇子建議皇上立王氏為商人表率以導市風,皇上也不會如此上心……”說著滿含笑意的眼光意味深長的瞟了王許一眼。
“王許明白,王家一定唯太子、五皇子之命是從。”說著雙手抱拳朝前一拱。
兩人正“耳鬢廝磨”間,一丫鬟慌忙跑來,“不好了,不好了,三少奶奶割腕自絕了……”
聽這話,眾人臉色一變。
一直立在王許身邊的王浩已是麵色灰白,在頃刻的愣神後立即拔步跑去。
王許眸光一暗,喝道:“貴客在此,那容得你大呼小叫,一點禮數都不懂,拉下去重打五十大板。”
一旁的幾個衣飾華貴的婦人已從噩耗中回過神來,年長的一個身著金絲海棠花洋縐裙外罩窄裉襖,珠翠滿頭的美貌婦人忙上前:“都是媳婦的不是,老三媳婦這兩天老說身體受不住了,我們幾人也是百般勸慰,沒奈何……”說到這裏已是淚盈於睫。
一旁一個穿著石青百褶罩紗長裙,頭戴百寶如意簪,身姿婀娜的圓臉俏婦人附和道:“是呀,是呀,弟妹這幾天總說身體受不住,我和嫂嫂日日憂心,天天探望,哪知……。”說著提起衣袖拭著淚,那神情哀婉至極,讓人心生憐惜。
王許閃過一絲厭煩,轉身歉然道:“公公見笑了,我那三兒媳婦身嬌體弱,舊病難醫,受不得疾病纏身之苦,早有尋死之誌,哎,說到底是紅顏薄命,我這公爹當得實在不稱職。”
紫衣太監總管眸光一凜,似有所思旋即歎氣道:“自古天妒紅顏,聽聞三公子娶的這位林熙姑娘,乃是雲總督家的外孫女,才貌不凡,可惜呀!可惜……”語音悠長,使得王許心中一滯。隨即陪笑道:“衛公公說的是,王許也是深感痛心,五皇子……”
剛說到這,衛公公手一提,製止了他接下來的話。“咱家出宮已久,該回去複命了,王老也忙,就不必遠送了。”說罷,抬腳便往外走去。
*********
相較於前院的熱鬧,此時王府東南邊的鳳來閣一片靜寂。
說起鳳來閣真是與眾不同,它雖與王府相通,卻有別於王府之外。王府本是五進二十三間的偌大宅院,當然這二十三間還不包括兩旁的抱廈及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