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一 無情劍客多情劍(1 / 2)

天諭日過後,兩百載歲月匆匆而逝,那日所發生之事卻被越傳越神,絲毫不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少那些說客看客對待此事的興趣,神啟之事卻是愈演愈烈,一時無兩。

炎洲,大唐府,長安,長樂坊,盛夏午後,正是一年每日當中,最為熱鬧鼎沸之際。

“自古以來江湖兒女多愛恨情仇,亦多血雨腥風,莫不出此四字,善與惡、情與義;上回說到霞光萬道,蜀山一劍封仙,獨占天道榜首,今日便來細說那天道榜。

話說,萬年前,諸神混戰,那是相當,天地無光,日月失色,就連承接蒼穹的不周山,都轟然從中繃斷……

卻是天道自會從芸芸眾生中選出萬人,至那不周山之巔諸神戰場……

相傳得天道令可得永生……

且說那不周山下天道榜……”

每說到激烈之處,台下總能傳來一聲聲高喝之聲,說客儼然將這一事翻來覆去的講,不同版本、不同結局的講,依舊不能降低凡俗之人心中的那一場夢幻。

眾生萬物誰皆不想長生不死,不想天道之下、眾生之上,然而自古以來,成仙問道的修煉之人,多如牛毛,猶若那過江之卿,數不勝數,更何況九洲之地,並非皆人乎!

“嗬,哧!”

靠近窗邊坐著一個頭戴蓑帽身穿白衣之人,自酌自飲,身背一把素布緊密纏裹的三尺之物,此時左手正不自覺地摸了摸胸口衣間,從其衣間褶皺可隱約看出是玉器形狀,輕聲嗤笑。

酒喝至烈處,眼波愈發迷蒙,右手執筷輕擊酒盅,自顧自唱道:“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師妹,你又在哪?可知道,我已劍出蜀……”

那日一別,沒曾想,竟是永別!

“十年磨一劍,百載始得名……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一聲唱和,卻是肝腸寸斷,回憶起自己幼年初至長安,於那朝露瑩草間,櫻花爛漫時,初識一唇紅齒白、明眸善睞的少女,便在那時此影已深深刻入靈魂,知曉自己再也無法忘懷。

其後,與家父至川蜀,尋仙問道,拜入蜀山劍宗,於那問劍石前,那一望,依舊那般——唇紅齒白、明眸善睞。

自那之後起,問劍、識劍、磨劍,雲崖間,得以相伴數十載,本以為便可至餘生,心中千言尚耿在心頭,卻因一時驕縱,誤犯禁忌,被師罰至天門崖上思過百年,尚不知一劍初成驚天地,聲名已入天道榜。

再出時,倩影蹤跡渺茫,僅留隻言片語,“已回鄉,君勿念,事成歸。”

……

“阿玉,你可知我已再入長安,卻是與你仙凡相隔。”

白衣人喝至深處,杯盤狼藉,一曲唱罷,扒於席間,酣睡而去,夢中絮絮囈語。

席間儼然說書已停罷,眾人寂靜,落針可聞,卻是坊間在座之人,盡皆沉浸在那柔腸百轉的曲意詩境之內,久久不能自拔與那悔意充斥的相思之中。

“好……!”忽聽席間一長耳錦衣青年拍手稱喝道,瞬間清醒的酒館眾人紛紛擊盅附和。

“不知兄台師承何處?”錦衣青年舉杯行至白衣人處,缺見其醉倒在酒盅之間,席間一片狼藉,“呼哧”聲此起彼伏,已是酣睡,不由無言得自笑一聲,搖了搖頭,剛想轉身離去,眼前卻是閃過一道晶瑩玉光。

錦衣青年卻是頓住步伐,神情肅穆,雙瞳中射出一道似是熟悉的驚訝之色,向那道晶瑩玉光望去。

方見胸口白衣衣領重疊之處,半塊美玉暴露在空中,氣息浩瀚,似是天道,外貌古樸,露於空中一角赫然寫著兩個金色大字——“劍仙”。

“此人……竟是……!”錦衣青年心中暗道,雙眼忙朝席間的白衣人打量而去,探手入袖,手上儼然有一塊氣息如出一轍的古玉,上麵亦是金色字體,卻是隻露出四字——追風獵探。

錦衣青年沉思間,恍惚刹那,待發覺時,自己於不知不覺間已坐回原位。

場間因此一事,更是熱鬧,勸酒換盞之聲不絕,白衣人偶爾發出一聲囈語,錦衣青年卻是獨自默默飲酒,似乎在想著什麼。

“你聽說了嗎?皇上為搏妖妃一笑而建的鳳凰台已經建成了,據說將於下月詔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