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縣尉章彝忙停了手中的鞭子,說:“不敢!在下隻是奉丞相大人之命審問人犯,請恕在下不能放人。”

安祿山笑道:“你這人倒也可愛,如果我借你人頭一用,來慰問我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的將士。你說聖上會不會怪我,楊國忠會不會找我麻煩?”

長安縣尉章彝說:“屬下的人頭,但請節度使大人拿去。”

安祿山大笑道:“我喜歡這煙花大唐,喜歡這裘馬輕狂的少年俠士,我又豈會為這小事而殺你?”

楊國忠拘捕了安祿山的人,引得深宮中的楊貴妃大為不安。

楊玉環是個冰雪聰明的女人,她認那安祿山當幹兒子,也是為了調和之這位族兄與安祿山的矛盾。

楊玉環多次調解兩人的矛盾,甚至提拔了安祿山的族兄安思順當上了朔方節度使,希望這樣來安撫安祿山。

偏偏那楊國忠動輒大喊安祿山意欲謀反,那李隆基隻是不信。

從腥風血雨中過來的李隆基當了多年的天平天子後,已經不複是熱血男兒了。

李隆基相信人不忍欺我,封常清和高仙芝等節度使也多次上書,李隆基都認為這安祿山是忠臣,不納其所言。

楊貴妃喊來了剛剛回宮的監軍宦官邊令誠,她說:“我那族兄又和安祿山鬧矛盾了,你看有何法可解?”

監軍宦官邊令誠說:“此事簡單,我大唐良家子喜歡用劍論英雄。在長安渭橋路邊,有個大唐仙劍學院,院長是臨邛道士鴻都客。他有一柄古劍,能判生死辨忠奸。”

楊貴妃問:“現在是什麼時間?”

監軍宦官邊令誠說:“如今是天寶十四年十月二十日申時,安慶宗被聖上賜婚時,榮義郡主怎麼都沒等到這位節度使都駕臨,怎麼等到當了左仆射,他就來到了這長安城了。”

楊貴妃說:“你這奴才,陰陽怪氣的,到底想說什麼?”

宦官邊令誠說:“依我看,那安祿山未必是忠臣,你族兄楊國忠防範他也沒錯。”

楊貴妃說:“我的擔心就是在這裏,我怕我的族兄一片好心辦了壞事,逼反了安祿山。如今的大唐外重內輕,內地已經三十多年未聞戰事了。大唐節度使們所進行的擴邊戰爭,又都是在別人的領土上進行的。”

宦官邊令誠說:“如今隻有我請太子李享出麵,帶著臨邛道士鴻都客一同去試探安祿山。”

楊貴妃說:“太子未必肯去。”

宦官邊令誠說:“太子總是怕聖上的,也就是怕貴妃您。”

宦官邊令誠剛一出宮,安祿山的情報頭子劉駱穀已經偵得了他的消息。接著,十多名安祿山的手下,已經將情報通知了這名節度使。

大唐仙劍學院內,安祿山的長子安慶宗和榮義郡主正在向臨邛道士鴻都客求教劍術。

這時,太子李享和宦官邊令誠一起來到了仙劍學院。

見到安慶宗,太子李享的眉頭一皺,不久後又換上了笑容。跟隨著太子李享的是三個閹人,李輔國、程元振和魚朝恩。

李輔國盯著宦官邊令誠,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但他知道想取代著炙手可熱的大宦官,自己先要將自己的主子推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