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苦難童年
在我的課堂裏,人們常看著我,心裏說:“啊,她的人生十全十美,什麼麻煩都沒有,遇到問題總有辦法解決。”現實遠非如此。就我個人所知,好老師無不經曆過很多心靈上的黑暗之夜。他們大多經曆過一段苦難的童年。正是通過治愈自身的傷痛,他們學會了幫助他人治愈生命。
以我個人為例,當我剛出生時,我的人生絕對是美好的;但當我18 個月大時,美好時光不再,世界變得天翻地覆。
我的父母突然離婚了,我母親沒上過學,從事傭人的工作。
我被寄養在各種家庭裏。我的整個世界崩塌了。我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沒人擁抱我,沒人關愛我。後來,母親終於找到一份傭人的工作,能讓我和她住在一起。可是,我所受的傷害已不可磨滅。
在我5 歲時,母親再婚了。後來她告訴我,她這麼做是為了讓我有個家。不幸的是,她嫁了個暴力狂,我倆都過著地獄般的生活。也就在這一年,我被一個鄰居強奸了。當此事件被曝光後,人們告訴我,這是我的錯,我讓家人蒙羞。我們打了場官司,至今我都記得當時作身體檢查和作證的經曆給我造成的巨大傷害。那個強奸犯被判入獄16 年。而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擔心他被釋放後會報複我,因為我是個壞女孩,令他入獄。
我成長的那段時光恰逢經濟大蕭條,家裏幾乎沒什麼錢。
曾經有個鄰居每月給我10 美分,而這筆錢都會被大人拿去補貼家用。當時,10 美分夠買一大塊麵包,或者一盒麥片粥。
遇到我過生日和聖誕節,她會給我整整一美元,母親會帶我去WOOLWORTH’S(美國的一家大超市-譯者注),給我買一年穿的內褲和襪子。我的衣服靠慈善機構提供,我不得不穿著不合身的衣服去上學。
我的童年充斥著毆打、辛苦的家務活、貧窮、同學的冷嘲熱諷。大人逼我每天都吃生大蒜,以免身上長蟲子。這樣,我確實沒長蟲子,但也沒法交到任何朋友。作為一個小女孩,我體臭難聞,衣著古怪。
今天,我明白了母親當時無法保護我,是因為她自身都難保。她在小時候被灌輸的觀念是無論男人扔給她們什麼,女人都得接受。我用了很長時間才明白, 這種觀念並不是真理。
小時候,我不斷聽到別人說我笨、沒用、醜死了-一個一無是處,隻會浪費糧食的小家夥。一直遭受這些負麵認知轟炸的我,怎麼可能對自己感到滿意呢?上學時,我站在角落裏,看著其他小孩玩耍。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裏,我都沒感到自己受關注、被需要。
等我長到10 多歲,繼父決定不再那麼厲害地毆打我,他開始和我上床。這開啟了我的新一輪噩夢,直到我15 歲離家出走後才得以擺脫。那個時候,我特別渴望得到關愛,又很自卑,隻要哪個小夥子伸手摟住我,我就肯和他上床。我不覺得自己有價值,又怎麼會在乎道德呢?
剛步入甜美的16 歲,我生了一個女兒。我隻和她共處了五天,就把她交給了她的新父母。今天,回顧這段經曆,我明白,她必須去這對特殊的父母那裏,我就是送她去到目的地的汽車。由於缺乏自我尊重,對自己有著負麵的認知,我必然經曆恥辱。世事注定如此。
少所學,長所成現在,我們廣泛討論少女媽媽問題,認為情況十分嚴重。
而大家可能忽視的一點是,自我尊重和自我珍視的女孩是不會很早就懷孕的。如果你被當作一個廢物來撫養,那麼性疾病和早孕就是合乎常理的結果。
孩子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但是很多孩子的撫養過程令人扼腕歎息。當前,美國無家可歸的人群中增長幅度最大的部分是帶小孩的媽媽們。她們睡在大街上,用商場購物車推著自己的東西遊蕩,這是可恥的。她們的孩子實際上是在大街上長大的。孩子是未來世界的領導者,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價值觀呢?他們得到的關愛少得可憐,又怎麼會去尊重他人呢?
從我們開始看電視起,大量廣告撲麵而來,常常推銷有損健康和幸福的產品。例如,從半個小時的少兒電視節目中,我發現含糖飲料、糖片、蛋糕、餅幹以及大量玩具的廣告。糖會聚合負麵情緒,這就是小孩尖叫不停的原因。這些廣告對生產商而言自然是好事,但它們不適合孩子觀看。這些廣告也導致孩子不滿和貪婪,孩子長大後會認為貪婪是正常的和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