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利曼博士在講完上麵兩個悲劇後說,他還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對一萬多人做了心理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假如一個人勇敢堅定,遇到可怕的事情鎮定自若,就絕不可能出現被嚇身亡的現象。與此相反,假如一個人意誌脆弱,遇到可怕的事情驚恐萬分,就可能引發病變,甚至摧毀生命。一句話,生比死更需要勇氣。
沒有雙臂的書法家
1979年,雲南麗江有一個11歲的小男孩,叫和誌剛。他不知道電老虎的厲害,不幸被高壓電擊倒,失去了雙臂,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殘疾人。
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頭上,盡管他很沮喪,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常人,但高壓電並沒能擊垮他繼續生存下去的渴望與勇氣。
他開始重新學會生活。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穿襪子,全部都要從頭學起,就連走路也要從頭學起,因為突然失去雙臂,走路難以平衡,一不留神就會摔跤。為了增強體質,鍛煉意誌,提高平衡能力,他上中學時風雨無阻練習跑步,每天堅持跑6~8公裏。
和誌剛心中考慮最多、最大的問題是:將來自己靠什麼生存下去?
於是,他選擇了練書法。他先後拜過3個書法老師,但沒有一個願意收下這個沒有雙臂的孩子。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很多有手的人都寫不好字,何況是個沒有雙臂的孩子。
但是,他相信自己。他開始自學,“堅持”二字一直陪伴著他。
他最初是用腳練習寫字,但父親堅決反對,對他說:“不能用腳玷汙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你要寫,就用嘴寫。即使牙齒、眼睛受點傷害也不要緊,隻是千萬不要用腳寫。”
他改用牙齒叼筆。因為練書法得用力把筆咬住,不然,寫出來的字就沒有力度,結果牙齒都咬出了豁口,凹了進去。他廢寢忘食地用嘴練寫字,時間長了,嘴痛得張不開,甚至吃飯的力氣都沒有了。天長日久,就連舌頭也被毛筆杆壓出了一條印子。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和誌剛成了一位書法家的關門弟子。一次,上廁所的時候,別人用手脫褲子,他用腳,幹淨利落,特別靈巧。小便之後,隻見他身子一抖,褲子就上來了。
書法家看到這些之後,感到特別驚訝,情不自禁地說:“這個孩子真是厲害!”
他自豪地告訴書法家:“我還能用嘴寫書法。”衛生間的偶遇,成了他們師徒的緣分。在恩師的指點下,他的書法大有長進。
1985年,年僅17歲的和誌剛開始了自食其力的嚐試,用自己的書法作品去換取生活費。他第一次賣書法作品,一副對聯賣兩毛錢。過年前賣了近十天,掙了二三百元,夠他一年的生活費了。這在當時算是相當可觀的收入,比他父親的月工資還要高出幾倍。
從那以後,他更加刻苦,也更加堅信:他不僅能養活自己,而且可以用嘴寫出具有高水平的書法作品,可以同用手寫出來的比美。
天助自助者。隨著歲月的推移,和誌剛的字越來越值錢了,生意也越來越好了。現在,他的一副對聯已經可以賣到500塊錢了。他的作品不僅是一種高雅的藝術,而且更是一種自強的精神。他的自強精神感動了無數人,也激勵了無數人,特別是對孩子,無疑將是一生的鞭策。
和誌剛練就了自成一家的口書書法,被譽為“中華一絕”。現在,他的作品已經遍及60多個國家。曾在上海、日本、新加坡等地舉辦書法展,曾獲國內、國際書法大獎。
1994年他作為我國唯一的殘疾人代表,出席了在英國舉辦的國際殘疾人藝術技能論壇會。英國王子查爾斯接見他時由衷地讚歎:“中國人,真了不起!”
不僅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些領導人高興地收藏了他的書法作品,就連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法國總統希拉克也很高興地收藏了他的書法作品。
他還在全國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400米、800米、1500米跑的三項冠軍,及跳遠第二名。從1984年到1994年間,他先後在全國、省、市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26枚金牌。
功成名就的和誌剛,滿腔熱情地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幾年來,和誌剛把他用嘴賺來的錢,為父母蓋了新房,解決了十來個健全人的就業,資助了20多名失學兒童,並為多家慈善機構、家鄉修路,幫助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捐款捐物共計10多萬元。
他樸實地說,一個人不管是殘疾人也好,健全人也好,賺了錢全部裝到自己的腰包裏不行,必須去關心需要關心的人。這樣才夠一個人,也才能站得很穩。
2003年,和誌剛被評為第十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在2004年1月4日舉行的“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頒獎晚會上,主持人問道:“如果給你一雙健全的手,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