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你好,******總理***希望能單獨見你。你能當選,大半功勞要記在總理的頭上。”全國政協副主席。朱允炆收到自己當選為政協委員消息的當晚,就接到了這通重要的電話。他還沒弄明白會在這裏認識誰,又一陣長槍短炮向他‘逼來’。好像他又看到他們了,他所在時代的黃子澄、丁香、小北還有二叔。
“這些全國性的大型政治活動,都是報社報道的常規內容。”
“朱允炆你好,我是張紀中,是一名電影導演。你能把《王陽明大傳》的原稿賣給我嗎?我隻要這一本。我希望,能把它改成影視作品。這也是我多年的心願,但長時間因為沒有好的劇本而擱置。一部能完全詮釋陽明先生‘心學’以及生平的書。”這裏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真實身份,而‘朱雄英’這個名字,隻是對普通公眾使用的。雖然第一次見,但這位爺爺輩兒的人滿臉的絡腮胡子,給他的印象好不深刻。
“我好像,聽說過你。”
“建文帝,他是著名導演。當初你不知道什麼叫‘演戲’。他一出現,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誰。這就是現代。”但一時半會兒他想不到。
“《柳如眉畫像》,允炆。請允許我叫你允炆。在這裏的都是你的家人。”
“對!就是小菲!就是小菲的書!當然可以。其實我求之不得你這麼叫。他們都說我比他們老去好幾百歲,但在我眼裏他們卻都是我的師輩。他們給我講述了很多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直接把我帶出了想象中的困境。”朱允炆向張紀中說起了馬渭源跟明史學會一行。小玩子也向他說起過朱小菲、朱第兄妹的很多情況。當然,朱允炆還看不懂張紀中眼神的全部含義:影視改編和學術研究是有所不同的。
這是出來之後了。但是在政協會議中,朱允炆是被安排坐他旁邊位置的。所以朱允炆剛到的時候,張紀中就上來跟他打了招呼。
“你還不知道吧?我算是太幸運的,因為當我還在住的酒店裏,就收到了政協會議座次,就被告知你會坐在我的左邊。很多有名的電影人想要做明朝題材的影視劇,苦於找不到你。我告訴你啊,香港那邊有個很有名的人叫成龍,他也是這次會議的委員之一。”
“香港我知道。但你說的這個人名,我不知道。”因為小玩子也沒有太多向他說起過。他也還沒有去過香港,不知道什麼叫‘拍電影’:“他找我做什麼?”
“他想拍明史題材的電影。因為在影視圈極受關注,所以我很清楚。當他得知這次政協會議當中有你這樣的人在,真是樂開花了。”
“是嗎?”但朱允炆並不特別高興的樣子。因為他還是一點不懂,什麼叫‘拍電影’。
“委員長到了!委員長到了。”
“朱總理跟你聊了什麼?我聽說朱總理,跟你的爺爺,也跟你,都有血緣關係啊。”張紀中的兩眼很直,像是要把他‘逼’出來一樣。
“老師……”對這個張紀中他還不太熟,隻能稱呼老師:“你們是不是都知道了?我一進來,都有人問我這個。”***在第一天兩會結束後就迫不及待找到朱允炆:“你是我的活祖宗啊!”很多人都看見在政協禮堂外邊兒,他把他拉到了邊上,然後就消失在公眾視野裏了。但私下裏,***都跟朱允炆說過什麼,這內容外麵的人就根本無從得知了。
“好吧好吧!我也知道,這是你們家族的隱私,我也不好多問。委員長進來了。”隨著張紀中起身,朱允炆身邊已經落座的人都紛紛站起。但他還沒見過。
10.
“成龍先生,聽說你有以明清題材為背景的電影將要啟動。請問是否與朱允炆有關?我們聽說你非常期待能見見朱允炆,不知道見過沒有?”
“關於這部電影,我隻能透露,它跟圓明園有關。其他的無可奉告。而關於建文帝的方麵,我隻能告訴你,我已經見過他了。”
……
“你瞧,那邊圍在人堆裏的,就是成龍。”這邊的兩個人在張望離他們20米開外的一堆人。這是中間散場的時候,就像這些人把他也圍成一圈那樣。成龍私底下已經見過他的事情,恐怕連張紀中都不知道:
“你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建文皇帝嗎?你好我叫成龍,是中國香港人。”這是一天前他跟自己打招呼時,說的第一句話。
“香港,中國香港。您也是從香港來的?”
“是的。”這又是一個年長他過20歲的人吧。所以他用了敬稱。離他們首次單獨約談至今,已經是第三天了。為期十五天的全國政協會議,“允炆,這個會議會持續15天這麼一個長度。這將是你在15世紀時從未見過的參政議政。600年前你做過皇帝,所有臣功都要向你報告。600年以後,這裏沒有皇帝,但任何人,都有提出政見的資格。所以在這裏麵,你能見到各色人等,也能聽到很多600年以後的‘國家大事’。對,國家大事,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問題啊。別看600年以後,也是一個問題不斷出現、問題被不斷解決,在解決之中又會有新問題出現的時代。”馬渭源說笑。因為其實他,都還隻是地方政協委員,沒有參選全國委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