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像聞一多等很多名人都是在大學成名的,我當時也想利用大學的機會證明我的優秀。——雷軍
優秀是一個什麼詞呢?它如此地招人喜歡,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與之扯上關係,即使最冷酷的人,當聽到自己的名字與之相聯係時也會在嘴邊綻出笑意。優秀代表著你與眾不同,優秀代表著你比普通人高出那麼一點點,雖然這一點點可能是一個側麵裏的一點點,而他人可能在另一個側麵裏也高出你一點點,但當所有的目光,包括你自己,都關注在你高出的這一點點時,你不感到莫大的榮耀嗎?
雖然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與優秀扯上關係,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優秀這個特質,也許也有很多人曾經或正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優秀,但很多人並沒有成功,他們最終並沒有得到優秀的垂青,他們隻能望“優秀”而興歎。其實,優秀並不是一個刻意追求的結果,優秀是一個習慣。當一個人擁有想要優秀的心,心中有成為優秀的強烈需要,注意將自己的行為固定在能夠成為優秀的習慣上,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他本身便已經是優秀了。當然,當這些渴望優秀的心靈存在,當優秀的習慣在不自覺中形成,優秀是非常樂意來“光顧的”。
大學是人生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他一端連接不獨立但快樂的人生初年,一端連接著需要自己經曆風霜但獨立的人生剩下的大部頭的時光,一個人需要優秀的心,一個人優秀的習慣,大都在這個時刻萌芽,也在這個時刻生長。
雷軍,中國著名軟件企業金山的總經理,IT業中的優秀人士,一個完全自豪地宣布與優秀、與成功相聯係的人物,他的優秀的種子在大學裏便已經深埋在其心中,深埋在其身上,隻待最後的開花結果。
1987年,雷軍來到武漢大學,成為了計算機係的一名新生。每一個人進入大學,按照通常的慣例,由於心情還沉浸在進入到大學裏的興奮中,由於身心還沒有對新環境適應過來,由於剛剛進入大學諸事繁雜,總得要過一段時間才好去重新開始自己正常的活動,這正常的活動中也未必包括學習,也許是走訪同在一地的同學,雷軍在此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在走進大學的第一個晚上就去上自習了。雷軍回憶起這件事時說:“在我的印象中,像聞一多等很多名人都是在大學成名的,我當時也想利用大學的機會證明我的優秀。”他的這句話為他的大學定下了基調,他在大學裏證明自己優秀的行動也由此開始。
剛進入大學的雷軍按照高中下來的慣性思維思考,他認為在大學裏要證明自己優秀,首先要在學習成績上優秀。雷軍是個明白用實際行動去實現自己的想法的人,為了使學習成績優秀起來,他不但在上大學的第一個夜晚便去上自習了,在以後的日子裏他還每天早上七點鍾便去教室占座位,而且總要坐在最好的位置上聽課;在星期六雷軍喜歡看電影,但為了成績上的優秀,雷軍硬是自習到九十點鍾再去看第二場電影;雷軍有午睡的習慣,但當他看到有同學不睡午覺看書的時候,雷軍怎麼也睡不著了,他害怕同學又多學了很多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他都不會,於是他把午睡的習慣改掉了。在大學裏,為了成績上的優秀,雷軍時刻讓自己處於競爭的狀態,不僅是行動上的,還是心理上的,當時雷軍心裏對優秀的渴望有些著魔,他特別害怕落後,怕一旦落後,自己就追不上,雷軍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善於逆境中生存的人,他喜歡先把一個事情想得非常透徹,目的是不讓自己陷入逆境,首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出發,用行動去實現。
雷軍為了成績上的優秀而所作的刻苦行動迎來了想要的結果。大一時,雷軍成績是全年級第一,在上《數字邏輯》課時,老師總是先問大家,如果沒有一個人能回答上來,再讓雷軍站起來回答,他大一時候寫的PASCAL程序,等他上大二的時候,這些作業已經被編進大一教材裏了。老師們都知道了雷軍這個優秀的學生,有些老師就讓雷軍幫著做課題,把自己機房的鑰匙交給雷軍,雷軍最多的時候同時擁有三把這樣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