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車
本品為健康人的幹燥胎盤。別名胎盤、胞衣。各地均產。有溫腎補精、益氣養血的功效。
(經驗鑒別)藥材呈圓形或碟狀橢圓形,直徑9-15厘米,厚薄不一。黃色或黃棕色,一麵凹凸不平,有不規則溝紋,另一麵較平滑,常附有殘餘的臍帶,其四周有細血管。質硬脆。有腥氣。
臍帶本品為初生嬰兒的幹燥臍帶。
人指甲
本品為健康人的無病變的手指甲。別名手指甲、爪甲、人退。有解毒、止血、退翳的功效。
(經驗鑒別)藥材呈條狀或片狀,多向內卷曲呈弧形,厚約0.5毫米,淺黃灰色。質硬而韌,角質,半透明。無臭氣。有益腎、納氣、養血的功效。
(經驗鑒別)藥材呈細長皺縮的條狀,表麵淡黃色或黑棕色,長10—15厘米,內有2個動脈管和1個靜脈管。質堅翻,不易折斷。氣微腥,味微鹹。
血餘炭
本品為人發煆製而成的炭化物。別名血餘、人發灰。各地均產。有止血、化瘀的功效。
(經驗鑒別)藥材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烏黑光亮,有多數細孔。體輕,質脆,易碎;斷麵呈蜂窩狀,互碰有清脆之聲。用火燒之有焦發氣。味苦。
人中黃
本品為甘草粉末置於竹筒內,放入人糞坑中浸潰後的製成品。別名甘草黃、甘中黃。全國各地均可加工。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
(經驗鑒別)完整者呈圓柱形。外表麵及斷麵均呈黃棕色至暗黃色,稍粗糙,有縱橫交織的甘草纖維相互凝聚,常可見到紫褐色甘草粗皮,有時尚附有灰黃色的“竹衣”(竹筒內薄膜)殘片,質緊密而略堅硬,表麵易剝落。有特殊氣味。
人中白
本品為人尿自然沉結的固體物。別名糞霜、尿垢。各地均產。有清熱、降火、化瘀的功效。
(經驗鑒別)藥材呈不規則塊片狀,大小不一,一般厚約3—5毫米。外表麵灰白色,光滑或有瘤狀突起;有時一麵平滑,另一麵鬆泡而凹凸不平。質堅硬而脆,易碎斷;斷麵顯層狀。有尿臊氣。
淡秋石
本品為人中白與石裔等的加工製品。別名秋石、秋丹石。主產於華東地區。有清熱解毒、祛瘀止血的功效。
(經驗鑒別)藥材多呈灰白色或淡紅色小方塊狀。表麵不甚光滑,無光澤。廣硬而脆。味淡。
本品為古代哺乳動物象類、犀類、三趾馬、羚羊、牛類、鹿類等的骨骼化石或象類門齒化石。主含碳酸鈣和磷酸鈣,別名白龍骨、花龍骨。商品龍骨分五花龍骨和一般龍骨兩類,習慣認為以五花龍骨為佳。主產於河南、河北、山西及內蒙古,陝西、甘肅、序海等地亦產。有斂氣逐濕、止盜汗、安神、澀精止血的功效。
(經驗鑒別)
1.五花龍骨:藥材呈不規則塊狀,IX、寬各7—10厘米,厚約3厘米。表麵牙白色,上有藍灰色及紅棕色花紋,深淺粗細不同,略似大理石的條紋。略有光澤,偶有小裂隙。質硬,易層層剝落,撚之可碎,吸濕性強,以舌舐之,可吸附於舌上。無臭,無味。
2.一般龍骨:藥材形狀不規則,長10—17厘米,寬7—10厘米。表麵灰白色或黃白色,多較光滑,有的有縱紋裂縻或棕色條紋與斑點。質堅如石;斷麵不平坦,色白,有的中空,摸之細膩如粉質。關節處膨大,斷麵有多數蜂窩狀小孔。吸濕力亦強。無臭,無味。
龍齒本
品為古代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犀類、鹿類、牛類、象類等的牙齒化石。主含碳酸鈣、磷酸鈣主產於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有鎮驚安神、除煩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