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柔軟的心,
安然停泊在靈魂的深處。
那裏蔥鬱著一千零一夜的夢,
跳動著千年的紅。
是誰說青春永在?
青春永在熠熠不滅,
恰是人世間最可珍貴的溫暖。
純潔和高貴。
陋室王侯
楊樺
我的孩子,你出生後將生活在一幢別墅裏,三層的小樓,會讓初來乍到者感到有點無所適從的房間布局,一個種著葫蘆、葡萄的小院子。你有足夠的空間玩耍遊戲,有足夠的書可以閱讀,有足夠的音樂可以聆聽,你小小的心也許會以為,所有的小孩都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的。
在遇到你的爸爸之前,媽媽一直是這個大都市裏一個沒有固定居所的人,帶著姥姥,北京的南北東西都住遍了。自從你的姥爺去世以後,姥姥的笑少了好多,但我知道,她心裏的愛一點也沒少。那種四處漂泊,有時候連支付房租都困難的日子,沒有愛是不好支撐的。不光是愛那與自己相濡以沫三十幾年的丈夫,愛那秉性倔強、高傲,有時出語刻薄的女兒,還愛那花上100元錢買兩桶漆,把一個租來的破舊小屋收拾粉刷一下,愛每個晨昏的散步,愛到女兒的房間裏拿上本書,沾染些年輕時無暇沾染的書香。我的那些房車具備的男女朋友們,喜歡到我這裏來聊聊天,因為姥姥的笑容和做的飯菜讓每個進入到這個家的人忘記了四壁陳設的簡陋,而隻感到內心的舒服。
這些朋友中後來有一個成了我的愛人,你的爸爸。他第一次到我的小屋裏時大吃一驚,他原來以為高貴與雍容的氣質隻有在同樣高貴與雍容的環境中才能培養出來。他已經有十幾年沒有看到過那麼寒酸的房間,而我就端坐在房間裏,那麼平靜,自然地讀泰戈爾和紀伯倫給他聽。我有時向他微笑一下,他看到我的牙齒珍珠一樣的閃光,他的心就跟著劇烈地跳動一下。後來,他就帶我看現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家,那時他剛買下不久,正在裝修。他的一位懂風水的朋友曾說,這房子裝修好的時候,會有一個美麗的女主人入住。
我的孩子,你永遠不要小覷那些外在處境不如你的人,不必在那些優於你的人麵前低首下心,若你有一天身處陋室,我希望你仍然神閑氣定,富比王侯。
彈過墨線的木頭再加工就不會有被錯誤砍削掉的失誤,受過道德訓教的人就沒有邪僻的行為。
年輕
舒明武
七十年前,當德裔美國人烏爾曼的這篇隻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國發表的時候,曾在廣大讀者中引起轟動效應,成千上萬的讀者把它抄下來當作座右銘收藏,許多中老年人把它當作為安排後半生的精神支柱。據說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在指揮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辦公桌上始終擺著裝有短文《年輕》複印件的鏡框,文中的許多詞句常被他在談話或開會作報告時引用。後來此文傳到日本,文章的觀點成為許多日本人生活哲學的基礎,他們甚至將此文裝在隨身帶的皮夾子裏,有空就讀一遍。著名的鬆下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說:“多年來,《年輕》始終是我的座右銘。”下麵是這篇短文的原文:
年輕,並非人生旅程中一段時光,也並非粉頰紅唇和體魄的矯健,它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是頭腦中的一個意識,是理性思維中的創造潛力,是情感活動中的一股勃勃朝氣,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清新。
年輕,意味著甘願放棄溫馨浪漫的愛情去闖蕩生活,意味著超越羞澀、怯懦和欲望的膽識與氣質。而六十歲的男人可能比二十歲的小夥子更多地擁有這種膽識與氣質。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隻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老人。
歲月可以在皮膚上留下皺紋,卻無法為靈魂刻上一絲痕跡。憂慮、恐懼、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僂於時間的塵埃之中。
無論是六十歲還是十六歲,每個人都會被未來所吸引,都會對人生競爭中的歡樂懷著孩子般無窮無盡的渴望。在你我心靈的深處,同樣有一個無線電台,隻要他不停地從人群中、從無限的時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遠年輕。
一旦這無線電台坍塌,你的心便會被玩世不恭和悲觀絕望的寒冰酷雪所覆蓋,你便衰老了——即使你隻有二十歲;但如果這無線電台始終矗立你的心中,捕捉著每一個樂觀向上的電波,你便有希望死於年輕的八十歲。
厚愛厚利,就完全可以親近他們;申明知識和禮儀,就完全可以教育他們。
心中有光
馬國福
二戰時期在納粹集中營裏有一個叫瑪莎的猶太族小女孩,寫過一首詩:
“這些天我一定要節省,雖然我沒有錢可節省/我一定要節省健康和力量,足夠支持我很長時間/我一定要節省我的神經我的思想我的心靈和我精神的火/我一定要節省流下的淚水/我需要它們很長很長的時間/我一定要節省忍耐,在這些風暴肆虐的日子/在我的生命裏我有那麼多需要的/情感的溫暖和一顆善良的心/這些東西我都缺少/這些我一定要節省/這一切,上帝的禮物,我期望保存/我將多麼悲傷/倘若我很快就失去了它們。”
在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環境和條件下,瑪莎仍然熱愛著生命。她不怨天尤人,她隻是在一點點地聚斂心裏的光,生命中有限的時間少了,但她心中的光卻多了;她不畏懼厄運,她隻是用自己稚嫩的文字給自己弱小的靈魂取暖;她不悲觀失望,她隻是節省著自己的淚水和精神的火,用這些微弱的火烘烤自己所處的陰暗的角落。這是天使的語言。樂觀、豁達、堅強。每一個字裏行間充滿希望,每一個音符富含金子的硬度,每一個筆畫貫穿信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