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百裏樓(1 / 2)

天兒還早,雲羅客棧一樓大堂吃早飯的人也隻有星星點點的三四個。其中當以一身紅衣的清言公子最為引人注目,雖然紅色刺眼,使人興奮,但穿在那位身上,就是有種禁欲的氣息。

坐在旁邊的穿鵝黃色薄衫裾裙的小姑娘也十分俊俏,雖然十四五歲了,但臉上仍然帶著一絲稚氣,白皙的皮膚,略帶紅暈的肉嘟嘟的臉頰,配上一副滿含慍怒,風雨欲來的雙眼,讓人好奇是什麼惹得小姑娘如此生氣。

清言和唐姌的桌上隻有簡單的幾碟小菜和一籠包子。本來吃得好好得的清言公子不經意偏頭看了看唐姌碟中已被筷子戳得滿目瘡痍,不忍直視的包子,頓時沒了胃口。

不就是昨兒晚睡得晚了點,今兒早起得早了點嘛,至於和包子過不去嘛。“行了,多大點事兒,等會兒帶你去個好地方。別鬧小孩子脾氣了。快吃吧,吃完咱們就走。”

這毫不在意,毫不愧疚的表情怎麼那麼欠揍。這是小事嗎?良好的睡眠是多麼的重要,關乎壽命的好不啦。睡得晚是她唐姌自“作”自受,但為什麼要把她從捏傻白甜師弟的臉的美夢中叫醒,為什麼!?

還有那個語氣,唐姌真的很想問“我們倆很熟嗎?”不過認識一天而已,你也隻是一個和師父快十年沒見的老友,而已。她真的不想一個明明看著和她差不了多少歲的美男子裝她的長輩,還是那種父親輩的長輩,真心接受無能啊。但是……

“好地方?哪裏?怎麼個好法?”聽到這歡快的語氣,看到那向往的眼神,倚在櫃台邊看熱鬧的王掌櫃差一點掉到櫃台下邊去。唐姑娘,你真的是前一秒還對清言公子憤憤不平,恨不得把他戳成包子餡的那個人嗎?

當然,這樣想的不止王掌櫃一個人。我們風華絕代的清言公子看到變臉比曹操還快的唐姌,也隻能忍住不笑,默默感歎她的神經粗大。

吃飽喝足,準備上路。趕了大半天的路,唐姌和清言早已出了雲羅鎮,到達最近的一個城市——洪城。大城市中的景象與小城鎮其實沒太大區別,浮華的表麵下,擁擠著汲汲的名利與欲望,和尋找安身之所的貧窮與善良。

當朝國號大興,建立至今不過百年,開朝皇帝並不是當今聖上的父皇,隻是皇叔。至於為什麼傳位給自己的侄子,而不是兒子,眾說紛紜。想來皇家秘聞也不是那麼容易真相的。其實達官貴族和書香門第,甚至平民百姓都對百年前的改朝換代留有疑慮。

前朝末期並沒有發生天災人禍,也沒有流民四起,更沒有皇權旁落,外戚專政。雖然談不上太平盛世,好歹也是國泰民安,完全沒有傾頹之像。

可是,就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從京城去往全國各州的禦史已帶著新皇的聖旨到達。各地州的主官們不是沒有上書,隻是,一切發生的實在是太快了。還真沒見過哪一次改朝換代不是連年征戰,不是農民起義,而像是一場逼供的政變,甚至和平的猶如一次禪讓。

更為奇怪的是,新皇本就是是皇室中人。即使通過如此方式取得皇位,也根本沒必要改國號。可是這些終究是皇家的事。百姓,多不關心誰成為了皇帝,他們關心的是新的皇帝能讓他們不受戰爭之苦,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生活和家族的興盛。

先皇治理天下仁法並施,在前朝基礎上,國家倒是一派欣欣向榮。改朝換代這種風雨變幻之際,自然有人抓住了時代機遇,成為了新朝的權貴和富豪。

大興朝日漸繁華,也日漸糜爛。整個社會在看得見的地方與看不見的地方,都在發生著順勢而為,不可避免的好或壞的變化。規矩一旦打破,再想彌補則需花費更多的時間和人力物力。

就如這洪城,不過偏遠的西南邊陲的一座小城而已,其繁華也足以令西方遠道而來的異族商人驚歎不已。見多識廣的異族商人固是如此,更別提唐姌這個記憶中去過的最遠的地方就是雲羅鎮的沒見識的丫頭片子了。

唐姌左瞅瞅,右瞧瞧,滿是好奇之色。早就將她此次從山裏出來的目的忘到冒著熱氣的三鮮餛飩裏了。

坐在街邊餛飩攤吃餛飩的兩人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為街邊一道風景。不和別人說話,準確說是不和唐姌說話的清言先生的確是天仙一樣的人啊。

可這一開口吧…。“丫頭,你慢點吃,餓死鬼投胎啊你。”我說清言你好歹長了一張俊美到人神共憤的臉吧,說話能不能走點心,氣質都被你這張嘴破壞了。

被吐槽的人卻完全沒被攻擊到,送給他一個響當當,明亮亮的白眼,繼續埋頭造了。

看著左邊的鶯歌燕舞,脂粉飄香,再看看右邊的肅穆低沉,蕭殺陰森。唐姌滿臉都是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