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在羅和殿前議論紛紛,自從昨日就聽說禮部大臣在準備儀式,眾大臣問他也是一言不發,不知其是何用意。
“丞相,今日是何事召集眾臣?”某臣問道。
“老夫查了日曆,最近也沒有大節,也不知是何用意。”萬康佝僂著背,拄著權杖。
“那這真是奇了怪了,問王成,他也一句話不說,隻說咱們沒必要知道。”
萬康慢慢地踱步至王成麵前,問道:“王弟,今日儀式是何用意?”
王成早知萬康會來問,他彎下身子,回道:“回丞相,接下來,您便知!”
萬康氣得跺了剁權杖,他吼道:“看來你是不把老夫放在眼裏!”
“微臣豈敢,隻是,”王成麵露難色,他神秘兮兮地靠近丞相耳邊,小聲說道:“不可泄露天機!”
“天機?”萬康狐疑地看著他,他仔細揣摩其中的意思,轉過身去,突然,他的身子顫顫巍巍道:“你是說?”
王成知道丞相體會到了其中深意,便低下頭,不再回話。
萬康突然快步走到某大臣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大臣便急忙火急火燎地跑了出去。
時至巳時,庭邊眾壯士立馬端正身形,統一轉身擊打戰鼓,霎時間,羅庭內戰歌四起,戰場上的肅殺之氣頓時充滿節奏地響徹天邊,還伴著眾壯士“呼,哈——”的嘶吼聲,整個羅庭嚴肅起來。
眾大臣也是端正身形,麵對大典他們也都是老手,如若不敬,那可是殺頭之罪。
禮部大臣王成突然快步走上羅和殿須彌座,足足四十九道台階,他踏步向前的步伐越來越艱難,終於,氣喘籲籲地走上了須彌座,他喘了喘氣,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一般吼道:“今日,是大羅繼位大典——”
身旁的侍衛剛想念他熟悉的漂亮話,被王成一把推開,王成立馬跪倒在地,接著朝天喊道:“請新王繼位!”
話音未落,萬康瞪大了眼睛,他轉頭看著紅毯盡頭,十歲的羅繼穿著新定製的大羅王服威嚴地走了過來,他的身後,是五劍。
萬康看著羅繼和五劍伴隨著羅庭戰歌一步一步走上須彌座。
一劍走上前,從身後拿出諭旨,他吼道:“羅騅王諭旨!”剛說完,眾大臣皆跪伏在地。他接著吼道:“寡人前去大呈,路途遙遠,恐有不測,特立羅繼為王!欽此——”
“笑話!就算編假詔也得用點心!”萬康站起身,麵對座上的一劍說道:“王上龍虎之軀,怎麼就恐有不測?況且,若立新王,怎麼也輪不著羅繼公子,你這篡位謀私者,來人,拿下!”眾大臣皆議論紛紛。
確實,這諭詔,也太假了!
須彌座上的羅庭衛軍一下衝了過來,將五劍與羅繼團團包圍,萬康將權杖舉過頭頂喊道:“老夫以王上的名義,聽我號令,斬殺篡位者!”
庭衛軍紛紛刺槍,五劍拔出配劍指天,吼道:“羅王諭詔,違命者,殺無赦!”
說完,五劍招架格擋,突破包圍,一瞬間,庭衛軍一個個倒在血泊之中!
王成急地直跺腳,他說道:“大典不可見血啊!”
一劍轉瞬出現在萬康身後,將紫月架在他的脖子上,說道:“向新王俯首稱臣,否則——”
“哼,老夫為大羅鞠躬盡瘁,豈能向篡位者卑躬屈膝?”
“違命者,殺——”一劍話未說完,他感到身後有一陣疾風駛來,他帶著萬康猛地一閃,一隻飛羽箭插在了台階上。
“南關大將軍前來勤王!”不知何時,羅庭大門衝出來三千兵馬,為首的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他全身銀甲,手握長刀,胯下血汗馬,身後,三千精兵霎時間包圍了整個羅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