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1984(1 / 2)

1984年,發生了對5億中國人未來經濟生活影響深遠的三件大事。

其一是當年1月由燕京市汽車製造廠與美國汽車公司合資的燕京市汽車有限公司的成立,它標誌著中國小汽車產業“以市場換技術”發展戰略的開啟,從此以後,中國市場對德係、美係、日係、韓係、法係汽車來說,將是一個不設防國度,汽車產業對外國資本開放。帶來的後果就是三十年後,中國小轎車每年產銷量超3000萬輛,但滿大街跑的小汽車中,國產品牌,十不足一,中國小汽車產業一敗塗地,完全淪陷。

第二件事是2月中下旬召開的國務院全國經濟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能不能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經濟工作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方針,並且取得成效,是衡量各級經濟部門和企業工作好壞的主要標誌,本次經濟工作會議開創了中國未來四十年以GDP為綱的大時代。這即是國人之幸,也是國人之不幸,自此中國三十年,經濟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增長,經濟大發展,國人物質水活水平大為改善;但另一方麵,汙染嚴重、環境大破壞、資源枯竭,幾乎中生態環境方麵將國人抹殺,同時貪汙腐敗盛行、特權橫行、貧富差距嚴重擴大,成為世界範圍貧富差距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以致中國最有名的數據造假部門都不敢公布基尼係數。三十年後,GDP被國人戲稱為雞的屁,跟國人平頭老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

第三件事當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決定》認為:改革計劃體製,首先要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明確認識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必須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是在公有製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是實現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可以說這個文件的出台,相當於從理論層麵和法律層麵為私營經濟的存在與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法律支撐,對中國大陸私營經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這個文件可以說中國治大陸四十五年以來,最能體現對人及人選擇自由的尊重的一個文件,自此國人從某種程度上有了選擇的自由,因此中國的生產力與創造力才能得到解放,才有了中國未來三十年的經濟繁榮。

這三件事對當時的黨領導人來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當時曆史環境下最為滿意的解決方案,即使放到百年後,可能從理論上有著更為合理的解決方案,但是放回當時的曆史環境,從可行性與可操作而言,並不能比當時的政治家們的選擇更優。對特殊時期的反思,雖然使人們回歸一定理性,從體製根源來反思製度合理性。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包括當時的改革者們,舊有體製對其的束縛,一定程度上講,還是根深蒂固的。

有個哲人說了一句話,其意思大概如下:一個好的體係的破壞可能在一日之間就可完成,但要重建,可能那就是上百年的事。

自50年代社會主義改造以來,再經特殊時期巔峰至極的破壞,中國傳統的道德體係、政治體係、經濟體係、社會體係被破壞殆盡,而以社會主義為標誌的道德體係、政治體係、經濟體係、社會體係又被證明是空中樓閣,但這是大多數人的畢生追求與夢想。在此大環境下,當時的的改革者能以莫大的魄力向回歸人性邁出巨大的一步,這是何等的不容易。再偉大的政治家都有其局限性,曆史往往是在反複與糾正中前行的。

1984年初,中國大西南重鎮江洲市,一個靈魂的穿越與重生,將為中國未來三十年風起雲湧的改革浪潮掀起更大的波瀾。

蕭太一穿越了,從百年後的中國穿越到了1984年的與他同名同姓的蕭太一身上。

蕭太一是中國二十一世紀末、二十二世紀初最有名的汽車設計師,對汽車的十大係統發動機、配氣係統、傳動係統、潤滑係統、供油係統、冷卻係統、啟動係統、監控係統、增壓係統及進排氣係統都深有研究,尤其擅長發動機設計,其所主導設計的雷係列發動機,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末、二十二世紀初汽車行業最偉大的設計。

蕭太一時代,外國資本已完全掌控了中國汽車市場,國人對外國品牌具有完全的高度認同感;內資品牌,無論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由於其對市場的傲慢及對產品的不負責任,已讓國人唾棄,損失殆盡,外資品牌一統天下。

作為一個偉大的設計師與具有強烈危機感與責任感的中國人,蕭太一多方奔走,也多次努力,甚至將自己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發動機專利作為投資,設立公司,其目的旨在重建中國的品牌,但結果卻是投資打水漂,專利被別人所騙,自己是傾家蕩產,一無所有,最後一氣嗚呼,老命歸西。

但不想卻是天不絕人願,竟讓他重生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個風起雲湧、秩序重塑、萬物重生、到處都是機會、到處都是黃金、英雄盡顯身手的時代。

如果不能大幹一場,豈不是對不起老天再給他一次生命的恩賜呢?

在中國的工業體係中,江洲市曆來是一個工業重鎮。江洲市的重工業與製造業,在新中國的工業版圖中占有相當的地位,尤其是新中國的摩托車製造,江洲市具有最完善的配套產業,其產量在八十年代占中國全部產量的70%還強,基本可以說是一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