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孟嚐君借兵(1 / 1)

秦國要攻打魏國,魏王聽到這個消息後,連夜去見相國孟嚐君,對他說:“秦國要攻打我們魏國,你幫我想想該怎麼辦?”孟嚐君說:“要是有其他諸侯來救援就好了。”魏王說:“那勞駕您為我走一趟,去各諸侯國那兒搬救兵吧。”於是,派了一百輛戰車保護孟嚐君出發。

孟嚐君來到了趙國,對趙王說:“我這次來想借兵救援魏國。”趙王說:“不借。”孟嚐君說:“我之所以來向大王借兵,完全是出於我對大王您的忠心啊。”趙王說:“你為什麼這樣說?”孟嚐君說:“您想想,趙軍不比魏軍強,魏軍也不比趙軍弱。可是趙國年年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魏國卻年年戰亂,百姓頻頻遭受戰爭的苦難。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是因為魏國在趙國的西邊做屏障,擋住了秦國的進攻。如果這次趙國不去救魏國,魏國就跟秦國結盟。這樣,趙國就相當於直接和強大的秦國接壤了。趙國也將會年年有戰亂,百姓頻頻遭受戰爭的侵擾了。這就是我為什麼說自己‘對大王忠心’的原因。”趙王聽後,覺得非常有道理,就借給了魏國十萬兵馬和三百輛戰車。

孟嚐君又來到了魏國北麵的燕國,對燕王說:“早先,公子就曾替您與魏王聯交。現在秦國要攻打魏國,希望大王看在以往的情麵上出兵救援。”燕王說:“我們國家已經連著兩年收成不好了,要救援魏國需要行軍數千裏,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這可怎麼辦呢?”孟嚐君田文說:“行軍數千裏救援魏國,這對你們國家是非常有利的。現在魏王一出國門就可以看見秦軍,他就是想行軍數千裏去救援別人,還能做到嗎?”聽完這些,燕王還是不肯借兵。

於是,田文接著說:“我給大王出了個好主意,您卻不聽,那麼我隻能告辭了,隻是我擔心這天下將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啊。”燕王說:“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田文說:“秦國正在攻打魏國,還沒有戰勝魏國,但是魏國郊外遊樂的高台已經被焚燒了。如果燕國不援救魏國,魏王就會割地求和,將半個魏國獻給秦國,那樣秦國的軍隊就一定會撤退。秦國的軍隊從魏國撤退以後,魏王就會率領韓國和魏國的軍隊,再從西邊借來秦國的軍隊,然後再聯合趙國的軍隊,這樣將有四國聯軍一起攻打燕國。到那時,對大王您可就極為不利了。您能想象魏、秦、韓、趙四國聯軍兵臨城下的情形嗎?那麼,到底是‘行數千裏去助人’對您有利呢?還是出了燕國都城的南門就能看見四國聯軍在圍困燕國對您有利呢?四國兵臨城下時,四個國家離燕國就都很近了,軍隊運輸將非常方便,可這對您有利嗎?”燕王說:“好,我聽你的。”於是,燕國派了八萬援兵和二百輛戰車跟隨田文回了魏國。

田文回來後,魏王非常高興,說:“您這麼快就借來了這麼多救兵,真是了不起。”秦王見魏國來了這麼多救兵,十分害怕,就向魏國割地求和。後來,魏國歸還了燕國和趙國的軍隊,並賜給了孟嚐君封地。

【博聞館】

田文認父

齊國的宰相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田文是田嬰的小妾所生,生日又是陰曆五月初五。按當時的說法,凡陰曆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會長得同大門一樣高,將來對父母不利。因此,田文剛一出生,田嬰便命田文的母親把田文丟棄。可田文的生母舍不得親生兒子,偷偷地把他養大了。等田文長大後,他的母親便把他的真實身世告訴了他,並通過他的兄弟把他引薦給田嬰。田嬰見到這個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後,生氣地對他母親說:“我讓你把這個不祥的孩子扔了,你竟敢背著我偷偷把他養活了!”

這時,站在一邊的田文向田嬰叩頭行禮,問:“您為什麼不讓養育五月初五生的孩子?”田嬰回答說:“這一天出生的孩子,長大後會跟門一樣高,還會害父害母。”田文說:“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決定的呢,還是由門決定的?”田嬰還沒有想好怎麼回答,田文接著說:“如果是由上天決定的,那一切都已注定,您又何必憂慮?如果是由門決定的,那麼隻要加高大門就沒人能長那麼高了。”田嬰一愣,覺得這個突然間冒出來的兒子不卑不亢、談吐不俗,但一時間還是無法接受,就說:“你不要說了!”

後來,田文舉了很多例子來勸父親廣收人才、尊賢任能,田嬰覺得這個兒子見解不凡,有大誌向,就慢慢改變了對田文的偏見,越來越器重他,讓他主持家政。田文廣招門客,名聲越來越大,傳播到各諸侯國中,各諸侯國都派人來請求田嬰立田文為太子。田嬰臨死時,果然讓田文繼承了自己在薛邑的爵位,而田文也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孟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