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讓是晉國俠客畢陽的孫子,他最初在範氏、中行氏那裏做家臣,但沒有得到重用。於是,就投效了知伯。知伯非常寵信豫讓,豫讓對知伯也是忠心耿耿。
後來,韓、趙、魏三家合謀瓜分了知伯的土地,晉國也因此一分為三。韓、趙、魏三家中的趙襄子與知伯宿怨最深,他竟然將知伯的頭蓋骨做成了一件飲酒的器皿。在三家合力攻打知伯的暴亂中,豫讓為了活命逃到了山裏,但當他得知知伯慘死的情況之後,喟然長歎道:“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我一定要為知伯報仇雪恨。”於是,豫讓決定喬裝改扮,行刺趙襄子。
不久,豫讓改名換姓,裝扮成一個受過刑罰的犯人,到趙襄子的王宮裏刷廁所,想找機會殺死趙襄子。趙襄子這天正在如廁,忽然心煩意亂、心髒怦怦直跳。於是,他下令把正在刷廁所的那個人抓來審問,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知伯的家臣豫讓。行刺被發現,豫讓不但沒有逃跑,反而掏出藏在身上的匕首說:“我要為知伯報仇!”趙襄子的衛士捉住了豫讓,要殺死他,卻被趙襄子製止了。趙襄子說:“這是一位義士,我以後小心躲著他就行了。知伯死後沒留下一個子孫,豫讓肯為他報仇,真是天底下難得的賢人啊。”於是就把豫讓放了。
可是,複仇的火焰怎會輕易熄滅?豫讓為知伯報仇的心像鐵石一樣堅硬。這一次他要做萬全的準備,決心置趙襄子於死地。他先是全身塗滿漆,使身上生出許多非常恐怖的癩瘡;又剃光了胡須和眉毛,使自己徹底毀容;然後就假扮乞丐沿街乞討。此時的豫讓已是麵目全非,他的妻子與他相遇之後都不認識他了,隻是說:“這個人聲音怎麼跟我丈夫這麼像呢?”
萬無一失的計劃,怎能有一絲差錯?回到住處後,豫讓就開始整塊整塊地吞咽木炭來傷害嗓子、改變聲音。朋友看見了,對他說:“這真是一個愚蠢的法子。你是一名義士,同時也是一個蠢貨!憑你的才幹,隻要假意歸順趙襄子,盡心竭力為他做事,就一定會獲得他的信賴。到那時你再殺他,豈不是易如反掌?”豫讓笑了笑說:“你是想讓我做違背君臣大義的事嗎?如果我做了趙襄子的臣子,卻又在暗中陰謀計劃刺殺趙襄子,那我殫精竭慮為知伯報仇又有什麼意義?我選擇這樣一條艱難的複仇之路,並不隻為簡單的報仇,也為了讓天下及後世所有對君主懷有二心的臣子感到羞愧。”
沒過多久,趙襄子要外出巡察,豫讓就埋伏在了他必定要經過的一座橋下。誰知趙襄子騎馬剛走到橋邊,馬就驚跳了起來,趙襄子說:“肯定又是豫讓。”於是派人前去搜捕,果然又是豫讓。趙襄子責備豫讓說:“你不是也曾給範、中行氏做過家臣嗎?知伯滅了範、中行氏,你不但沒有替範、中行氏報仇,反而去給知伯做了家臣。現在知伯都已經死了很久了,你卻為什麼執意要為他報仇呢?”豫讓說:“給範、中行氏做家臣的時候,他們隻把我當作普通人看待,所以我用普通人的態度報答他們;知伯拿我當國士對待,所以我要用國士的態度報答他。”見豫讓態度堅決,趙襄子感歎道:“豫讓啊,你執意為知伯報仇的行為已經使你聞名天下了。我也曾放過你一馬。但這次我不能再放你了,你自己想想該怎麼辦吧!”然後,趙襄子就下令把豫讓包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