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李然到達辦公室的時候,最新一期的《娛樂周刊》已經躺在他的辦公桌上,以《全民偶像》獨家專訪為最大主題的這期《娛樂周刊》封麵為李然和12位選手的合照,而李業在封麵標題的選擇上也很用心,很好的引導了看到這本雜誌的讀者繼續翻看內容報道。
“老大,網上有關這次專訪的消息已經鋪天蓋地了。”小美一手拿著早餐豆漿,從自己的位置上跑到李然身邊說道。
“反響怎麼樣?”李然拿起《娛樂周刊》隨手翻了幾頁,在看到獨家專訪報道時便停了下來。
“老大,你依舊是大眾心中的第一位全民偶像。”小美調皮道,這一句話也讓辦公室裏的眾人都笑了起來。
“說正經的。”李然笑過之後,又繼續對小美說道。
小美喝了口豆漿後,又靠在李然的桌上,說道:“這次專訪很好的引起了大眾對選手本身的關注,大家關注的點不僅僅是在節目上的選手們,還有選手們背後的一些事。這次《娛樂周刊》的報道算是給我們的《周四訪談》做了一個很好的引子,已經有很多網友在網絡上討論這些選手的故事了。”
聽到小美這麼說,李然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次《娛樂周刊》的專訪是他為宣傳選手做的一次嚐試,由於雜誌媒體的局限性所以選手們的故事都隻能提到很少的部分,而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後,李然最大的宣傳重點還是在《周四訪談》上。《周四訪談》作為《全民偶像》的宣傳平台,李然想做的是拉進選手和觀眾間的距離,讓觀眾看到選手們與在舞台上不同的一麵。
想到《周四訪談》,李然也想到了陸豐,這周就要錄製《周四訪談》的第一期了,想到這裏李然就感到頗為頭疼。
李然在為此苦惱的時候,卻聽到桌上的電話響了。
李然接起電話,就聽到了一個陌生而諂媚的聲音。
“請問是李然總製作人嗎?”
李然在腦海中思尋了片刻,還是想不起這是誰的聲音,便說道:“你好,你是?”
“啊,你好,你好,我是《娛樂周刊》的主編吳才。”
“你好。”聽到那人的自我介紹,李然才知道有這麼個人的存在,他對《娛樂周刊》的印象至今都隻有李業一個人。
“非常感謝李然總製作人給我們《娛樂周刊》這樣的一個獨家專訪的機會。”
從電話裏李然就聽出了吳才掩不住的激動,但李然還是淡定答道:“沒什麼,你們《娛樂周刊》在我們《全民偶像》的報道上一向比較公正,這也是我選擇《娛樂周刊》的原因。”
“多虧了這次專訪,讓我們這期雜誌熱銷。我們原本已經比平常加印了十萬冊,沒想到現在已經脫銷了,我們現在正在和印刷廠商聯係,準備再加印三十萬冊。”吳才在電話裏告訴李然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激動得快要說不出話來。
聽到這個消息,李然一時也愣住了,原本選擇雜誌媒體李然就是想看一下《全民偶像》能帶來多大的影響,但讓李然震驚的還是《全民偶像》的全渠道的影響力。
《娛樂周刊》並不是業內最熱的娛樂雜誌,它的人氣在娛樂雜誌裏堪堪排到第五,而每期它的發行量為二十萬冊,這個成績在日漸蕭條的傳統媒體中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而《全民偶像》竟然能夠讓它在半天之內熱銷三十萬冊,甚至讓雜誌社迅速再加印三十萬冊,這樣的成績可說是非常可怕的,就連娛樂雜誌的龍頭老大都無法實現這樣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