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忙要忙到點子上(1)(1 / 3)

第一節 盲目+忙碌=碌碌無為

我們可以忙,但絕不能在盲目中忙碌。忙一定要有目標,有方法,要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為了什麼忙。

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快,似乎誰都沒閑著:忙著培訓充電,忙著完成工作,忙著會議精神的傳達,忙著……總有一大堆事情在等著我們去完成,把我們忙得焦頭爛額,以至於把“我沒空”、“我沒時間”經常掛在嘴邊。然而,忙完了以後,個人的價值立見分曉,有的成了百萬富翁、億萬富翁,有的卻還在溫飽線上掙紮。

有的人從早到晚嚷著自己忙得要命,各種球賽的電視轉播他從不放過,電視連續劇成為他每天必點的大菜。雖然眼睛很累,卻連廣告也不肯放過,一整天都盯著電視熒屏大做白日夢,而且天天如此。如果真的沒有節目可看,他們就懶懶地躺在床上,隨手拿起報紙,從頭到尾逐字閱讀,研究那些與自己毫不相幹的廣告。光這兩件事情就足以占滿他們每天所有清醒的時間了,他們偏偏還有個習慣:隻要一拿起電話便開始喋喋不休,不講上一兩個鍾頭絕不罷休。他們卻因為太“忙”而顯出一副楚楚可憐、憔悴不堪的樣子,總是皺緊眉頭抱怨道:“實在太忙了,真叫人吃不消!”

有的人善於把握工作要點,他們會拒絕出席那些無關緊要的場合,也能夠通過判斷,從一大堆需要花心思處理的事務中挑出最具價值的幾項,而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其中。他們往往擁有既定的目標,並且預先設定達到目標所需的時間,在說話時也能一針見血地指出重點。

他們是名副其實的“忙碌不堪”,這種“忙碌”幫助他們飛黃騰達,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隨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的那匹白馬原本隻是長安城一戶人家磨坊裏一匹普通的白馬,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它和其他馬一樣健壯,一樣吃苦耐勞。然而它隨唐僧一去就是十七年,等到它返回東土大唐時,此馬儼然成為名滿天下的英雄了,被譽為“大唐第一名馬”。白馬“衣錦還鄉”後,去看望昔日的老友,一大群老馬圍著它,聽它講述取經途中的見聞以及苦難,都羨慕不已。

白馬平靜地說:“各位,我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隻不過有幸被玄奘大師選中,跟著他一步一步西去東回而已。這十七年裏,大家也沒閑著,我走一步,你們也走一步,我們走過的路是一樣長的,我們都一樣的辛苦,隻是你們就在家門口打轉而已。”眾馬無語。

是啊,自己也沒閑著,為什麼別人就成了成功人士,而自己還是老樣子呢?

我國有句成語叫作“碌碌無為”,這個詞可能我們在小學時就用它造過句子,但誰又真正理解了它的意義?“碌碌”,忙得不可開交,但卻是“無為”,太可怕了。很多時候我們恐怕把什麼叫作“忙”都沒有真正地定義清楚。忙是什麼呢?忙應該是在特定的時間段為了完成特定的目標而不停付出精力的一種狀態。

忙碌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讓我們覺得自己對得起時間,對得起自己。但如果你隻是為了不閑著而去忙,隻是為了向人證明自己“很忙”而去忙,那麼你最終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記得有一首歌的歌詞中這樣寫道:“忙,忙,忙,忙得沒有了方向,忙得沒有了主張……”其實,瞎忙就像放入一條軌道中身不由己的一個物件,一個被抽打而轉動的陀螺,它陷入這種狀態而不清楚自己在幹些什麼。沒有明確的方向,即如無頭蒼蠅;忙不到點子上,總在做無用功。這樣的忙,有什麼用呢?

在《愛麗斯漫遊仙境》中,小愛麗斯問小貓咪:“請你告訴我,我應該走哪條路呢?”

貓咪說:“這在很大程度上看你要去什麼地方。”

“去哪兒我都無所謂。”小愛麗斯說。

“那麼你走哪條路都可以。”貓咪回答道。

“這……那麼,隻要能到達某個地方就可以了。”小愛麗斯補充道。

“親愛的,隻要你一直走下去,肯定會到達某個地方的。”

現實中,像小愛麗斯那樣去哪裏都無所謂的員工大有人在。他們在工作中標榜努力工作、勤奮學習,卻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更談不上職業規劃。他們盲目地工作,一刻不停地忙碌著,卻永遠也忙不到點子上。由於工作盲目,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一些無用的事情上了。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故事說的是一群伐木工人走進一片樹林,開始清除矮灌木。當他們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清除完一片灌木林,直起腰來準備享受一下勞動成果時,卻猛然發現,旁邊那片樹林才是他們需要去清除的。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如同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一樣,常常隻是埋頭砍伐矮灌木,甚至沒有意識到正在砍的並非是需要自己砍伐的那片矮灌木。用一句不太合適的話說就是:進門便哭,哭了半天不知道誰死了。

這種看似忙忙碌碌,最後卻發現自己的努力毫無成效的情況是令人非常沮喪的,這也是許多效率低下、工作起來不出成果的人最經常遇到的情況,他們往往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了一些無用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