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會采用不同的方式,結果也會大相徑庭。有著豐富社會經驗的人知道該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取悅他人,為此他早就做足了功課,認真研究不同人的個性,再輔以得體的言談舉止,很容易就能贏得他人的好感。而智力平平的人隻懂得大套的理論,卻沒有實際經驗,與人交往的時候,會不合時宜地說錯話或做錯事,結果四處碰壁,弄得灰頭土臉。
各種必要的品質會聚於一身,這種人走到哪兒都極易獲得人們的尊重和喜愛。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品質,若是組合起來就是最偉大的品格。沒有前者,後者無從談起;而沒有後者,前者顯得過於瑣細。從書本上獲取各種知識固然十分重要,可是對社會的認識,需要我們從每個人身上學得,研究不同的個體,直到讀懂他們為止。在各種語言中,有許多單詞被認為是同義詞,可是進一步研究,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許多被籠統地稱作同義詞的單詞,它們之間還存在細微的差異:這個單詞可能比那個單詞表意更細致,或者適用麵更廣。人也是如此,表麵上所有人看起來都是一個樣子,可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有些人不願意觀察思考,始終看不出人與人之間有什麼差別,他們不懂得辨別那些看似相同的個性背後明顯的差異。
與不同的社交圈往來有助於你掌握這門學問。現在,你應該升入“第三類”學校求學,在那裏進一步完善自己。記住,千萬不要隻局限於一兩個社交圈子,沉溺於懶散和安逸之中。
第三節 擇善而從
⊙記住,要把同伴和朋友區分開來。一個誌趣相投的同伴不一定適合做朋友,甚至還可能是你潛在的危險。在很大程度上,人們依據你身邊的朋友來判斷你,這不是毫無理由的。
親愛的孩子:
年輕人在相處中非常坦率,對人毫無防範之心,極易受到老奸巨猾之人的蒙騙。隨便哪個流氓或白癡,隻要自稱是你的朋友,你就信以為真,而且還為這份友誼輕率地付出很多,最後卻給自己帶來損失,甚至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對即將踏入社會、對友誼充滿渴望的你來說,更要時時提高警惕!
接受他人友誼的時候,你應該彬彬有禮,但也不可放鬆警惕。你可以讚美友誼,但不要輕易相信他人。不要讓你的虛榮心和自戀作祟,把第一印象不錯的人或是經過短暫接觸的人視作你的朋友。真正的友誼需要慢慢地培養,隻有經過長時間的相互了解、彼此欣賞,友誼之花才能開放。
記住,要把同伴和朋友區分開來。一個誌趣相投的同伴不一定適合做朋友,甚至還可能是你潛在的危險。在很大程度上,人們依據你身邊的朋友來判斷你,這不是毫無理由的。有一句西班牙諺語說得非常恰當:“和什麼人交往,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在年輕人中間,還有一種虛假的友誼。剛開始的時候感情的烈火燒得很旺盛,可沒過多久就冷卻了。年輕人因為偶然的相遇,一起吃喝玩樂、縱情揮霍,使得這種友誼發展得很快。其實,這種醉酒和放縱與其說是真正的友誼,不如說是對道德規範和良好舉止的冒犯。他們把錢借給朋友盡情揮霍,甚至為了朋友兩肋插刀也在所不辭;他們時常口無遮攔,甚至還交換彼此的秘密。可是一旦決裂,他們就不再顧及對方,反而對過去似乎牢不可破的友誼大加嘲笑。
人們通常認為流氓或白癡的人肯定做過不少壞事,不值得結交,但是你又不能對他們過於冷淡,以免給自己樹敵太多。這種人為數不少,所以我寧可采取中立的態度。你可以厭惡他們的惡習或蠢行,但不必敵視他們。若是激起公憤,那麼你的後果將不堪設想,其危險程度僅次於前麵提到的那種“友誼”。
你對所有人都要設防(不這麼做的話對你十分危險),可是又要做到不著痕跡,因為沒有人願意被別人提防。然而,隻有少數幾個人能真正把握這個尺度,做到遊刃有餘。很多人要麼說些荒唐又難懂的玩笑,讓人摸不著頭腦,要麼口無遮攔,無意中冒犯了別人。
接下來,我要跟你談談如何擇友。你應該盡可能地結交各方麵都優於自己的人,這樣才能使你有所提高;而與品行低下的人來往,隻會讓你跟他們一塊墜入底層。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請不要誤會,我提到的那些比你優秀的人並不是指他們出身的高貴(那是無須考慮的),而是指他們身上擁有的、為世人讚賞的優秀品質。
我所說的“上流社交圈”有兩類:一類是身居要職、衣食無憂的人,另一類是具備罕見的品質、在人文或自然科學領域有所建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