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請賜教(1 / 3)

陳唐依然獨自一人靜坐的草地上,穿在身上的衣服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換過了,但依舊潔淨如新,卻是因為這裏靈氣充盈得緊,加上陳唐藏玉上境的修為,能夠不惹塵埃,專心打坐。

陳唐過去一直不喜歡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卻是滲透陳家劍法裏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太爺看出了他心中的桎梏,針對他樂於修道家的性格,結合道家思想作了一篇論述,內容是這樣的:

“道法自然,萬事萬物得以生長。凡是有生長的東西,必然是陰陽輪轉的結果。化分,為保全。和合,為明本。我們熟知的儒家思想也是如此,陳家劍法的精要也是如此。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有了解規矩,才能使規矩為人所用,而非被規矩所毒害。

難道沒有儒家就沒有儒家思想了?答案是否定的。儒家帶人去明禮,在與禮的戰鬥中,做到了,詮釋,執行,通達,脫離。證悟了“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真理——陳家劍法修行要訣。

儒家也是講道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講信修睦……”這就是接近道,也就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前奏!

道就是這樣,不知不覺,不爭而無所失。

道後邊的德、仁、義、禮、法全是道為救人而化育的。“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明白了這些,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就很清楚了。

那麼麵對一些事情,我們究竟是為,還是無為呢。於是,我們又陷入了糾結之中!然而,為與不為是缺一不可的。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嘛!”

陳唐在這篇文中,很快找到了自己修行上的問題,終於真正安靜了下來。

陳唐內視自己的氣海丹田,仿佛有萬年冰川正在融化,而天空中降下一道光明,那光明不是陽光,是淡紫色的天光。

按照數千年修行者的描述,這是突破藏玉境,直達通天境時,丹田氣海所呈現的景象。

直上通天境!

陳唐緩緩睜開雙眼,站起來深吸一口氣,然後痛快地喊了一聲。這一喊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能力,而是釋放自己這些時間的壓力。

本來這周圍是沒有什麼風的,但是伴隨著少年響亮的嗓音,周圍的花草竟受風吹似得向四周倒去。

通天境與藏玉境的差別就是天壤之別。因為上天降下紫光,意味著達到這等修為的人可以向天借取靈力,盡管靈力是有上限的,但是靈力用完之後,另一波靈力就會像潺潺流水般湧滿修行者的氣海。

這時,陳玉堂像風一樣出現在陳唐身後,看著遠方的微笑道:“你現在可以去長安了,要帶多少年錢可以去庫裏提。”

陳唐有些不解,為什麼凜然堪堪煉氣境就可以去都城,而自己偏偏要等到通天境,覺得這很不公平,特別是對自己。

但是陳唐沒有多問,因為他很快就從老太爺的話裏讀懂了什麼,很灑脫地回頭對行禮道:“孫兒明白!”

陳唐若是發問,那陳玉堂一定會說,陳唐雖然修為高,但是缺乏鍛煉,像凜然在武學上的造詣,完全可以打敗他。

其實,無論是多麼深刻的理由,無非是老人家愛孫心切,陳唐深深地明白了這一點,因為凜然走的時候,陳家已經備好了銀子,而陳唐卻可以隨便拿,說明陳老太爺非常寵愛他,隻是沒有全部表現出來而已。

“陳唐,白林書院新生考試在即,若你能通過,便是最好,不能通過,也必須在長安城裏覓得一位明師。”

這是陳玉堂對陳唐的囑咐。

一番沐浴清心之後,借著陳玉堂的法力走出天外天,陳唐回到自己的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