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細微之處見品格
我們在商業活動或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品格和氣質、紀律性和自製力來評價他人,而才華和智力隻在其次。因此,優秀的品格才是最殷實的精神財富,它比任何精神品質更加珍貴。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履行上天賦予我們的職責,雖然我們平凡,但通過自身的努力,也能有所作為。在日常生活之中每時每刻都能體現人的高尚情操,平凡、美德的魅力可以一展無遺。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沒有驚濤駭浪,沒有大起大落,我們這種平凡的美德才可靠、崇高、永恒。懸浮在高空中的美德,雖然誘人但很危險。伯克說過:“僅僅依照英雄的品格來衡量人類社會,這是不切實際的,這樣必定會造就一個墮落的上層建築。”這話很有遠見。
阿波特博士,也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對他的朋友托馬斯·沙克維爾的品格進行評價時(沙克維爾去世時),並沒有大力讚揚他的才華和政治業績,而是極力渲染他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道德品質。他是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作為父親,他慈愛有加;對待朋友,他謙遜忠實;作為丈夫,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最令人欽佩的是,他對待敵人也如此寬廣、博大。
大家都了解這樣一個事實,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普通細節,比他作為雄辯家、作家、政治家所展現的行為更能體現他的道德修養。
品格修煉
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普通細節,比他作為雄辯家、作家、政治家所展現的行為更能體現他的道德修養。
第二節 品格的原則
如果想表現一個人品格閃光之處,對於普通人來說,隻要在平凡的生活中盡心盡責便能做到。即使一個人擁有學識、權勢、金錢、財產、名譽,而卻有一顆低劣的心靈,那麼他擁有的一切就毫無意義。相反,一個人就算一無所有,而隻要擁有良好的品格,仍能獲得無比的榮耀。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品質的好壞沒有直接的聯係。在隨處可見品格和靈魂這些字眼的《新約全書》中,很少談論理性。喬治·赫伯特說過:“堆積如山的大學問甚至比不過少量的優良品性。”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必須與美德結合。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對地位顯赫者常常阿諛奉承、卑躬屈膝,而對弱者卻傲慢無禮、盛氣淩人。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他們或許有豐富的學識,但同時也擁有低劣的人格。這些人在文學、藝術和科技領域或許有所貢獻,但他們不一定誠實、正直、忠實和有責任感。
帕塞斯在給朋友的信中說:“你總樂於推崇學識淵博的人,對此我沒有任何異議,但你不能忽略他們的高貴品格,如充沛的精力、寬廣的胸襟、深邃的思想、儒雅的言談等。沒有這些優秀的品質,他們就無法讓人肅然起敬。”
瓦特·司各特爵士聽到有些人將文學才華和成就當作炫耀的資本,並視之為最值得敬仰和尊敬的東西時,非常不以為然。他感歎道:“上帝!假如這種觀點是正確的話,人類太可悲了!”我們曾在書中讀到過,或在生活中遇到過一些才華橫溢而又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可是,事實上,有一些未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散發的某種力量和魅力,更讓我們感動。雖然他們無法總結完整、精辟的理論,但他們實際的行為比任何言語都深刻,這種堅忍不拔的意誌、臨危不懼的精神和對他人無私的關懷和愛護,比任何理論都令人感動。
一個人或許很富有,但他的品格或許很糟糕,兩者之間不成正比。相反,財富容易孕育腐敗、墮落和邪惡的品性。財富對於意誌力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陷阱、一種誘惑,對他們會造成難以磨滅的痛苦和災難。
另外,高尚品格與貧困也不存在對立麵。一個人擁有正直、勤勞、誠實的美德,一樣可以贏得人們的尊敬。帕恩斯的父親曾對自己的孩子說:“即使你不能有所作為,也要培養男子漢的氣概。因為隻要你擁有誠實正直的心靈,一樣值得人們尊敬。”
我曾經遇到一個工人,那是在北方某郡,他每周的薪水還不到10先令,卻必須支撐整個家庭的生活。雖然他隻在一個普通的教區學校受過初等教育,但他是一個充滿智慧、品格高尚的人。他甚至閱讀過《聖經》、《弗拉維爾》和《波士頓》等書,或許很多人都未曾聽說過後兩部。這個善良的人使我想起華茲華斯的名著《漫步者》中那個令人肅然起敬的主人公。他一生勤勤懇懇,接著永遠安息了,為人們留下一世的英名和美德,即使那些王公權貴都難以達到這種境界。
宗教領袖馬丁·路德在去世時沒有留下任何財產,他之前的生活僅僅依靠種植菜園和修理鍾表得以維持。但他在品德方麵遠遠超越王公貴族,並成為國家品格的楷模,而這一切正是因為他辛勤地工作。一個人的高尚品格便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人的美好意願完全可以通過它表現出來。在物質方麵,你或許無法通過培養高尚的品格變得富有,但至少可以贏得人們的讚美和尊敬,物質財富相對這樣的回報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