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青、白靈靈和再次回到了京都,現在京都已經滿目荒夷,空無一人。朝廷就這樣消失了,沒有了當朝的天子,各地的勢力都紛紛各立山頭,獨自為王,諸侯割據的形式形成了,更有野心大的人,要謀取政權站的皇帝的位置。
起初各諸侯相安無事,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烽火就燃起了,剛剛過上了幾天太平日子的百姓又進入了水深火熱之中。趙博青和白靈靈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如果這種情況沒有改善的話,老百姓還要繼續受苦,而且不知道何年何月是個頭了。
“趙大哥,現在各諸侯各自為王,誰也不服誰,你是以前的皇帝,隻有你能服眾了,所以你必須重整河山啊。”白靈靈說。
“可是,現在朝中的大臣都已經死光了,在各地的府衙各自為政,沒有的傳國玉璽,沒有了自己的軍隊,誰還聽我的,自古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我看大華國大勢已去,我無能為力了,我想就此離開俗塵,去找嬋玉過隱居的生活。”
“這怎麼行呢?國家不安定,到哪裏都不會安穩的生活的,難道為了普天下的老百姓你就忍心嗎?趙大哥,我記得你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你難道忘了我們曾經在戰場是浴血奮戰,九死一生都挺過來了,國家內部的一些矛盾就難到你了嗎?你就這樣退縮嗎?這不是我敬佩的趙大哥的所為。”
“靈靈,我也希望國家統一起來,可是自從你跟著我一起,犧牲了母親,犧牲了愛人,你付出了太多,也吃了太多的苦。我不想讓你再為我奔波了。”趙博青說。
“趙大哥,我們既然是好兄弟,就應該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在朋友為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才對,你就不要顧慮太多了,為了百姓出山吧。”
白靈靈苦口婆心的勸趙博青。
終於趙博青答應了白靈靈的建議,可是現在趙博青到了地方上,沒有一個人再把他當做皇帝,好一點的對他還算客氣,大多數人都把他當做騙子,說他冒充趙博青,更有人要謀害了他以絕後患。
趙博青和白靈靈開始過上了躲躲藏藏的生活,最後實在無奈,他們再次的來到了雲邊城,這裏的總兵是小海,曾經是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手下,估計他不會拒自己於門外了。
當趙博青和白靈靈出現在小海眼前時,小海喜出望外。
“趙大哥,白姑娘,你們可來了。在邊關我就聽到了京都毀滅的事情,大家都說你們被埋在了山下,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我就派人去尋找你們,可是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就在前一陣江湖上傳言有人冒充你們兩個,我也是半信半疑,但是我多麼希望那兩個人就是你們啊。你們沒事我的心就放下了一半。”
“小海,現在情況不不妙啊,諸侯割據,荼毒百姓,民不聊生。本來我想重整河山,可是現在無兵無權,根本就沒有辦法了。”趙博青鬱悶的說。
“趙大哥,這不是問題啊,這附近的城中的守衛都是咱們的人,隻要你一聲令下,他們就會馬上召集起來,我們重建自己的京都,重建自己的部隊,把這個消息傳出去,讓各地的官員前來朝聖,如果有誰不承認你的皇位,我們就帶兵攻打他們,就憑咱們的精銳之師,不愁他們不歸順咱們。”小海意氣風發的說。
“是啊,小海說的對。小海,你現在就準備這件事,召集我們的部隊會師,然後先在這裏建一個臨時的京都,然後舉辦登基大典。”白靈靈說。
事情安排下去,居然出奇的順利,本來各地的諸侯對趙博青有畏懼之心,現在趙博青有了自己的部隊,誰也不敢拿雞蛋往石頭上碰了,趙博青的臨時京都建在千手城中,等穩定下來之後,再重造京都。
一個月之後,在離原來的京都不遠的地方,一座新的京都建成了。整齊的建築,寬闊的街道,氣派的宮苑無不昭示著這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都市。趙博青也從偏遠的地方移民過來一部分百姓,給他們建造房屋,分給他們農田,對小商販給與經濟支援,很快新的京都就步入了正規,一個比以前更加繁華的都市在短短的兩個月內誕生了。
現在白靈靈又恢複了一起輕鬆愜意的生活,可是這樣的日子她總是覺得缺少了什麼,師父不在了,母親不在了,力夫不在了,胡軍強也不在了,半年之內這麼多的親朋好友都先後離開自己而去,隻有趙博青和自己互相的安慰,可是新的政權成立,趙博青每天也是忙於政務,很少有時間來看自己。
沒人的時候,白靈靈總是看著一個地方發呆,一坐就是半天的時間,除了回憶今生前世的種種過往之外,觀音菩薩的那句話始終在自己耳邊回響,“你自有你要去的地方,到時候就知道了。”可是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個月了,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可是我要到什麼地方去?我什麼時候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