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生坐的位置采光角度不對.光線應從學生左前方來.有的光線卻從右邊或後麵來,學生隻好低下頭或歪著頭看書.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近視。
有的教室不向陽,自然光線不足,學生坐位在背光處,時間長了也容易造成近視。
有的學生坐的桌凳不配套,桌子太高,凳子太低;學生趴在桌上寫字也容易造成近視。
有的學生坐的姿勢不對,喜歡趴著或歪著頭寫字,久而久之成了近視眼。
家庭方麵。
家庭照明不足。調查中發現,有的家庭為了節約用電,用8瓦的燈管或5瓦的燈管,這樣室內光線太差。
家庭中學生學習也存在桌凳不配套的問題,有些孩子趴在吃飯用的小方桌上做作業,桌子離燈很遠,隻好肌在書上,時間長了造成近視。
學生個人方麵。
學生坐的姿勢不好,書本放得太近,眼離書本的距離不到30厘米,時間長了成了習慣性近視眼。
有的學生拿筆的方法不對,手指捏在靠近筆尖處,寫字時眼睛看不到筆尖,隻好歪著頭看,時間長了造成近視。
還有個別學生躺在床上看書,坐車看書.走路看書,時間長了造成近視眼。
預防近視眼的措施
眼睛是人體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器官。它的好與壞不僅關係著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同時也關係到國家的利益,也關係著兒童將來升學、就業、參軍等一生的前途。近年來有許多學生考大學時考試成績很好,因為眼睛近視卻未能錄取;有些待業青年參加就業考試,成績雖然合格了,卻因為近視失去了就業機會。因此,保護視力是非常重要的,青少年要注意保護視力,家長也要做保護兒童視力的監督人。
要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的衛生習慣。看書寫字要保持身體端正,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當保持在厘米左右,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歪著頭寫字,躺在床上看書,坐車看書等,都是不正確的,家長和老師隨時發現要隨時糾正。
讀書時間不要過長,應當經常注意眼睹的休息。年齡越小,閱讀時間越短。一般讀1小時之後要使眼睛休息一下,所謂休息,不僅是閉著眼睛休息,而且散步、談話、向遠方看都能使眼睛得到休息。
閱讀、寫字時光線要充足。人在充足均勻的光線下看書,眼睛就不容易疲勞。每個家庭必須有一個較大的燈泡以供學生做作業和閱讀用。
改善教學設備,根據現有條件,使課桌椅子高低尺寸盡可能與學生的身材相適應。同時要合理地安排學生座位並經常調換學生座位,盡可能照顧視力較差的同學坐在前排。
學生用的課本、課外讀物字體要清楚。不看或盡量少看字體模糊不清或過小的書報。教室的黑板要經常洗刷,使其保持黑色,板麵平坦,但不宜光亮,避免反光。
合理安排課外作業。青少年兒童夜間做作業對保護視力不利,所以有必要教育學生盡量將作業放在白天作,燈光下最好限於閱讀。
經常進行身體鍛煉,並在課間實行眼保健操。經常鍛煉身體就會增加眼球外殼抵抗力,做眼睛保健操對於預防近視和防止近視的發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家長要關心孩子們的視力,保護、監督孩子們預防近視眼。
學校要注意學生的視力保護,改善教室的光線,應拆掉窗戶上的木板、鐵皮、紙板,換上玻璃;燈泡太小的要換大一些,對近視的學生要調整座位,以保護學生的視力。對已經近視的學生,家長要領學生到醫院眼科去驗目配鏡,用眼鏡來矯正學生的視力。並要注意學生的視力,找出近視原因,以保證學生視力不再向近視深度發展,並爭取好轉。
五、小歡歡近視之謎
青工小李的獨生子歡歡,天真活潑,聰明伶俐,很是惹人喜愛。隻是最近,他的眼睛視力陡然下降,經檢查,左眼為1.7,右眼為19。歡歡剛滿10周歲,眼睛卻如此近視,可把年輕的爸爸給急壞了。於是他四處奔波求醫,尋方找藥。幸好,經過醫生的精心診治,歡歡的視力漸漸恢複了。
10歲的小歡歡為何近視?當父親的小李感到莫明其妙。最後還是給歡歡治病的潘大夫解開了這個謎。潘大夫說:“兒童患近視大多是由偏吃甜食引起的,小歡歡就是一例。”
原來,歡歡這顆父母的掌上明珠,十分任性,特別愛吃甜食,什麼鹹的、酸的、辣的,他點滴不沾。家裏呢,也就常年不斷紅糖、白糖、冰糖、水果糖之類。小李說:“我以為多吃糖營養高呢!”可事實卻適得其反。
糖屬於酸性物質,它在人體內的新陳代謝中,需要耗掉體內大量堿性物質~鈣。鈣質不足,容易引起血液滲透而降低血壓,導致晶狀體和眼房水滲透壓的改變。據科學測定,進食6克糖需消耗1.4公斤牛奶所含的鈣。而當眼房水的滲透壓低於晶狀體滲透壓時,眼房水就會經過晶狀體囊進入晶狀體內,使晶狀體變凸,導致屈亮度增加,進而造成近視。同時,兒童偏飲偏食還會使體內鉻質缺乏,又不利於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引起其他病變,如空腹高血壓、糖尿病等。而這些病變對視力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防止兒童近視的發生,要注意孩子飲食的多樣化,多吃黃豆、芹菜、海帶、木耳等含鈣量高的食物,以及含鈣質較多的瘦肉、雞蛋、蔬菜、水果等。食甜食要有節製,不能讓幼兒養成“非甜不吃”的習慣。
潘大夫的一席話,使小李明白了歡歡近視的病因,他表示,要加強孩子飲食調劑,讓可愛的小歡歡健康成長。
六、粗心釀成的悲劇
幾例小兒農藥中毒的教訓
天下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然而,由於一時粗心造成孩子不幸身亡的教訓,在生活中並非罕見。
服毒“自殺”
均均,男孩,2歲。因惡心、嘔吐、腹痛、昏迷來診。清晨患兒母親下廚房做飯,患兒自己在床下玩耍,一切正常。飯後不久發現患兒惡心、精神萎靡,在家中按“消化不良”喂藥無效。中午時刻患兒因口吐白沫,全身出汗,呼之不應來院就診。醫生檢查懷疑有機磷中毒。其母一口否認,經進一步追問,一周前曾用“久效磷”拌油炸花生豆做滅鼠毒餅放在床下,囑其回家速查,毒餅果真不見了。由於孩子服毒量大,中毒嚴重,搶救無效死亡。
禍從天降
步步,男孩,50天。發病前一天哭鬧不安,麵色發青,呼吸困難,按嬰兒肺炎治療。病後第二天口唇青紫,張口呼吸時停,雙肺濕性囉音加重,診為重型肺炎合並呼吸衰竭,立即搶救。搶救過程中醫生發現患兒口吐白沫,出大汗,懷疑有機磷中毒,但問不出中毒病史。最後經化驗證實為有機磷中毒,其父才想起最近點燈用的煤油裝在盛過“1605”農藥的瓶子裏。然而論斷明確已為時太晚,結束了孩子短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