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清荷姑娘的來曆不算麻煩,她家在邊塞的一個小村子裏,前一陣吐穀渾的軍隊擾亂邊境的時候,燒殺搶掠不說,還一把火把她們村子燒了。清荷沒了家,就在邊塞討飯吃。正巧一日在城裏看見了燒她村子的吐穀渾人,就到郡守那裏告了密狀,正巧那日裴墨青也在,聽聞此事,就讓清荷帶路去把那幾個吐穀渾人抓了起來,嚴刑拷打之下還得知了他們攻城之計,裴墨霖自然是毫不留情的把吐穀渾的軍隊給端了老窩。因為清荷在此事中有功,裴墨霖便給了她一筆銀子,讓她去自謀生路。也不知清荷怎麼想的,不要銀子,非要跟著裴墨青,還說感激裴將軍為她們全村人報了血仇,她要一輩子給裴墨青為奴為婢。
這下裴墨青不淡定了,自己的妻子自己知道,他要是從邊塞帶回去一個女的,別說他究竟有沒有那意思,他都別想有安生日子過。去郡主傷不起啊,看他老爹,半輩子了,連個婢女的小手都沒敢摸一下,自家媳婦跟自己親娘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句話,他裴墨青大好青年,有前途有軍功,還不想死的那麼早。於是,裴墨霖的大軍班師回朝了,於是,很有毅力的清荷竟然一路跟著大軍後麵就到了長安,還跟到了裴府。
裴墨青前腳回家,後腳清荷就在裴府大門口眼巴巴的等著恩公。裴大奶奶何許人也,清荷人一到,她就得到信兒了。裴大奶奶有三年未見丈夫了,不想一見麵就鬧得不愉快,隻當不知道外麵還站了個女人。裴大爺忙著進宮領賞,忙著和裴老爺說議戰事,忙著給裴夫人請安。第二天下午才知道清荷還在門口站著呢,裴大爺一身冷汗的把清荷的事情跟裴大奶奶說了。丈夫主動坦白,裴大奶奶很高興,打算讓花嬤嬤把人帶走,隨便找個地反安排了,此事就算了了。那時半路殺出來個裴夫人,裴夫人聽說有個姑娘對自家兒子癡心一片,千裏迢迢的跟到了長安。原本該很是瞧不起這種行為的裴夫人,一見到清荷本人,覺得很淳樸,又一想大兒媳婦多年無所出,給兒子納個良妾,開枝散葉也是好的,就滿心歡喜的把人留下了。
後麵的事不用姚嬤嬤說庭萱也能猜出個七八分,姚嬤嬤看著庭萱眼角含笑,不讚同的說:“家中因為此事都鬧了好久了,姑娘現在是人家媳婦了,可不能一味的看笑話!”
庭萱想姚嬤嬤是誤會了,解釋道:“哪裏的事!嬤嬤想我是看熱鬧的人嘛!其實清荷的事也好辦,說來說去還是因為大嫂無子,婆婆才想招的。我看大哥對清荷姑娘也沒有那個意思,公公也是不同意的。隻要大嫂能懷上身孕,這事便也迎刃而解了!”
話是這麼個理兒,可裴大奶奶多年都無所出,哪是說懷就能懷上的。說道懷子,姚嬤嬤盯著庭萱的肚子,問道:“姑娘,就一直沒有動靜!”庭萱想起自己失去的那個孩子,還有日後難易受孕的不幸,心頭難過,卻不能和任何人說。強扯出笑,說道:“還沒呢!”
姚嬤嬤略略失望,但還是安慰庭萱道:“唉,姑娘這成婚還不到一年呢,不急不急!”
庭萱笑道:“我是不急,大嫂可急了!我這兒正好有一位神醫,說不定還能幫上大嫂呢!嬤嬤幫我備上一壺好酒,再去把我收藏的那本《傷寒雜病論》的孤本找出來,我去拜見老神醫!”
薛神醫是跟著庭萱等人一起到裴府的,裴墨霖命人把人安排在了別院。庭萱去看他的時候,薛神醫正教小丫鬟認藥材呢,庭萱進門便恭喜道:“恭喜老神醫喜收高徒!”薛神醫翹著胡子道:“少瞎說!我這是閑著無趣!跟她玩呢!你這丫頭怎麼有功夫來看老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