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
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表麵上我們能夠支配主宰自己的生活與意識,但是現實中卻發現,生活常常事與願違。著名成功學家安東尼說過:“信念就像指南針和地圖,指引出我們要去的目標。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就好像缺少馬達和航舵的小汽艇,無法前進一步。”因此,人生必須要有信念來引導。信念會幫助你認準目標,鼓舞你去追求、創造理想的人生。
自信是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是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礎。專家們研究發現:自信的力量是驚人的,有時甚至可以創造“奇跡”,可能左右著一個人的成敗、得失、健康,甚至生與死!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自信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它表現為個人確信某種理論、觀點或某種事業的正確性和正義性,對它抱有確信無疑的態度,並且力求加以實現。自信不單純是認識,而且富有深刻的情緒體驗。自信是知、情、意的高度統一體。克魯捷茨基指出:“行為的重要動機是自信,自信與理想有密切的聯係。自信是關於自然界和社會的某些原理、見解、意見、知識,人不懷疑它們的真理性,認為它們有無可爭辯的確鑿性,力圖在生活中以它們為指針。自信不隻是容易明白的、可理解的,而且還是能深刻地感受到的、體驗到的。”
個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除了抓住機遇,具備一定的功底與才華之外,還要有一種強烈的精神力量,這就是我一定要做,我一定能做成,為了做成事不惜付出的精神動力,這種精神力量就是自信,自信在兩個方麵起決定性作用:第一,當一個人遇到巨大的長期的挫折與困難時,強烈的自信能夠幫助人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向既定的目標繼續頑強努力;第二,當一個人取得初步成就後,一種做大事的信念使他不滿足於現有的成績,從而鋒芒內斂,向著更高的目標勤懇踏實地前進。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以後,有人曾創造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網羅了一批所謂名流對這一理論進行聲勢浩大的反駁。可是愛因斯坦自信自己的理論必然會取得勝利,對反駁不屑一顧,他說:“如果我的理論是錯的,一個反駁就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他堅定了必勝的信念,堅持研究,終於使“相對論”成為20世紀的偉大理論,舉世矚目。
居裏夫人為了提取純鐳,以便測定鐳的原子量,向科學證實鐳的存在,曾終日穿著沾滿灰塵和汙漬的工作服,在極其簡陋的棚屋裏,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鐵條攪動冶鍋,從堆積如山的瀝青礦的廢渣中尋覓鐳的蹤跡。條件極其艱苦,但她心裏卻充滿自信。
她對友人說:“我們應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她終於獲得了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如果你能夠相信自己,多給自己一點信心,以堅決的信念對待自己的人生,你的明天將會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