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撼龍山莊(1 / 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一首《念奴嬌》緩緩從李煜嘴裏半唱半讀而出,他那顆遷客騷人的心又被眼前之景勾引出來,竟有莫名的傷感和遺憾,他癡癡的望著那一江煙水,許久,眸瞳中映漾起一抹自嘲又無奈的神色,他想起了自己前世的湛藍星係,又想起了她——那道曾為他起舞的清影,周薔。三年前,在落鏡湖畔的煙波樓上,她女扮男裝來參加詩詞歌賦大賽,竟以一聯:獨立小橋人影不流河水去,難倒眾多江南才子。豆蔻少女,詩情才賦,江南才子無出其右,李煜至今還記得她漂亮精致的小臉上滿是得意的笑容,“誰能對上此聯,本小、本公子就答應他一個要求!”她眨著狡黠的大眼睛,可愛的像一個精靈。李煜當時也是鮮衣怒馬,年少氣盛,上前答道:孤眠酒家夢魂曾逐故鄉來。將她辯得當場無言,至於要求嘛,那就是為李煜獨自舞一曲霓裳。。

“去年今日此門,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尚想桃花麵”,嗬嗬,公子,你是不是又在偷偷思念哪位紅顏知己了啊?”因為這半個月的好吃好喝,小藝原本清瘦的小臉開始漸漸圓潤,眨著眼睛調皮的樣子,洋溢著少女的青春氣息。

李煜臉上漾起一個會心的微笑,抬起酒杯抿了一口“魏風杜康”,用充滿磁性的聲音說道:“人小鬼大,吃你的瓊漿鴛鴦****。”

這時,鄰桌的一個聲音響起:“師叔,聽說那大宋王朝的皇帝趙匡胤十日前集結二十萬禁軍準備征討漢國劉繼元,進而收複幽雲十六州,我們要不要去投軍,到時建功立業,雖不說封疆裂土,但這榮華富貴肯定是少不了的。總比在這江湖上四處漂泊來得愜意!”

說話的是一佩劍青年,隻見他一臉王侯霸業舍我其誰的表情。“不可。”隻見青年身邊的一位氣定神閑的中年人淡淡道,一把造型古樸的青色長劍橫於桌上,讓人一下就能看出這是位劍客。

“為什麼不行?”青年微露慍色,表示不滿。

“一是趙匡胤的大宋王朝乃是他黃袍加身,竊取柴家大周王朝,身為大周武將,卻做出如此不忠不義之事,名不正言不順。其二,你我師叔侄二人在武功上雖還算過得去,但到了大宋王朝,那裏人才濟濟,你我二人未必會得到重用。第三,師叔我從小在天劍門長大,這一輩子都鑽在天劍門的武學裏,招式心法倒背如流。可論行軍打仗,排兵布陣,那就是門外漢,更別說什麼廟堂經緯了。至於你小子那點斤兩,師叔我老人家清楚得很,所以啊,趁早息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吧。”李煜見那說話的中年劍客一身粗布衣裳,有點落拓蕭索的味道,好像把什麼都看得平淡無奇的樣子。

佩劍青年神情仍是憤憤的樣子,卻選擇了沉默。

“公子,大宋王朝很厲害嗎,能打得過漢國嗎?照我看那就是雷聲大雨點小,不然也不會出動二十萬的大軍,定是個怕死的家夥”從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口中說出這副老氣橫秋之言,讓李煜感到十分好笑。

“這個很難說,大宋王朝雖然建國不過十年,但其綜合國力絕對排到第一。與其前大周王朝身後的底蘊國力有關,再就是趙匡胤這個皇帝善識人用人,也稱得上一代明君。雖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是老百姓都是善忘的,隻要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生活富裕,管你當皇帝的是姓趙還是姓柴呢。”李煜優雅地喝了一口酒,好酒,“魏風杜康”,果真名不虛傳,“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見李煜陶醉的神情,小藝忍不住給自己倒了一杯“魏風杜康”,用丁香舌在酒杯中蜻蜓點水似得一舔,頓時辛辣伴隨著濃厚的醇香襲上舌尖,玉娃娃似得小臉開始通紅,說不出的滋味。

“大宋王朝豈不是天下無敵了,那大漢國注定要亡國了?”好一會兒,小臉才恢複了正常姿色。

“不會。”不理會小藝眼裏的好奇,李煜再次給自己滿上一杯“魏風杜康”,然後緩緩道,“大漢國實力羸弱,卻在當年奉大遼王朝皇帝為叔皇帝,引以為援。我想大遼王朝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因為大漢國的位置就是大遼王朝與大宋王朝之間的緩衝地帶,也是大遼王朝南征的第一站,契丹人絕對不會把它拱手讓出,否則,對大遼王朝來說,可是門戶大開咯。”

李煜的分析讓小藝聽得津津有味,忽然,前者站了起來,朝著遠處江麵上望去,像是在專注地看某樣事物,負手凝視良久,喃喃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父皇,您能把握住嗎?”

“看來這次的勝負還是五五之數,關鍵還是在拚大宋王朝與大遼王朝和大漢國的國力。”小藝皺了皺小鼻子,若有所悟道。